宁夏文艺发展情况

家乡区县: 兴庆区

 

近年来,自治区文联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领全区文艺工作者积极进取,勤奋耕耘,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为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成就

一是主题文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为建设和谐宁夏提供了精神动力。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宁夏这一重大主题,通过采风、研讨、展览等文艺活动,全方位展示宁夏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组织了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第一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美术、书法、摄影展”,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中国城市巡礼》(99 1)摄影展,“全国摄影名家看宁夏”和“六盘山杯”美丽宁夏全国摄影大赛暨宁夏摄影艺术节,全面展示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成功举办了第一、二届“中国•宁夏回族舞蹈展演”,在全国舞蹈界产生了强烈反响。2009年10月,在银川召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宁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民族文学》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叶梅等到会主讲,对宁夏作家及其创作以很大激励。庆祝建国60周年“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京剧名家宁夏行”大型演出活动,给宁夏观众带来了难得的精神愉悦和艺术享受。同时,还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吴忠)中小学生书法艺术节,吴忠市被中国书协、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中国中小学生书法艺术节首发地”。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自治区文联编辑出版了自治区50大庆献礼图书《宁夏文学精品》丛书,集中展示了我区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成就。

二是深入开展文艺惠民活动,文艺服务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全区文艺界强化文化惠民意识,不断探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将“送文化”与“种文化”两种服务形式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面向基层的文化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广泛开展了“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慰问演出,举办多种展览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近年来,各级文联组织文艺家、文艺工作者“送欢乐下基层”达1000多人次,受益群众近10万。在“种文化”活动中,我们重视加强文艺基地建设,已建立文艺培训基地3个,常年组织艺术家深入基层辅导,先后开展文艺家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新农村、服务在基层”、“文艺进乡村、辅导面对面”、“文艺进社区、辅导面对面”系列活动,举办县(市、区)新农村建设优秀文艺节目展演。近年来,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辅导达500多人次,为基层培养出了一批文艺骨干,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组织开展“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活动,赠送书刊8000余册、赠送书画作品近3000幅、拍摄赠送照片1500余幅、小型舞台演出近20场次。

三是文艺创作全面繁荣,优秀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区文艺界已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的文化环境,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通过承办“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终评会,举办曾杏绯、马知遥等著名老艺术家个人成就展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区文艺创作的繁荣,打造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宁夏特色的艺术精品,在全国和国际的奖项评选活动中获奖,提高了我区文艺创作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郭文斌的《吉祥如意》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了一容的中短篇作品集《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荣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石舒清荣获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胡锦涛总书记在宁东》、《温总理和“喊叫水”种瓜农民在一起》等一批重大美术题材作品,形成了独具宁夏特色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风格。尹旭的专著《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歌曲《回族尕妹,我的花儿》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花儿,我可爱的家乡》、《沙枣花开了》获“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北赛区最佳创作奖,《马兰花》、《千年情缘》、《一弯金月牙》获得创作奖。古筝作品《傩Ⅰ》获得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银奖;“露”乐队三重奏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金奖;宁夏大学合唱团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优秀奖;儿童歌曲《心中有朵马兰花》获得“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金奖,《司马光砸缸》获得银奖;在“首届中国西北音乐节”上,宁夏获得乐团金奖、六个一等奖和四个二等奖,宁夏音协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有4人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舞剧《月上贺兰》荣获舞剧作品铜奖,舞蹈《沙枣花香》获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新秀”、“小荷之家”两项殊荣;回族舞蹈《月上弦》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回族舞蹈《剪花花》、《水溢金瓶》和《水之秘语》获第六届荷花大奖创作银奖和三项“十佳”;宁夏舞协荣获第六届、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优秀组织奖。《中国花儿通论》和《宁夏民俗大观》获中国民间文学“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刻岩画罐》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长篇评书《话说马鸿逵》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宁夏坐唱《湖城一景》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二等奖。《朔方》获“中国北方十佳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新中国60周年有影响力期刊”荣誉。《朔方》原发作品《将军的部队》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原发作品《吼夜》人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电影《画皮》荣获中国政府华表奖“优秀合拍片”奖;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五项提名奖,为宁夏人民赢得了荣誉。电视剧《李双成》获首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中短篇电视剧好作品奖。

二、“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我区文艺界“走转改”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自治区文联将结合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系列奖项的评选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重大题材文艺创作工程等,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继续组织好“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举办好中国(宁夏)黄河金岸文学艺术节、中国(宁夏)回族舞蹈展演、西北音乐节等活动,促进“走转改”常态化、长期化和机制化。大力组织实施“宁夏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全力推动具有宁夏风格、宁夏气派、宁夏特色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努力创作经得起历史检验、深受群众欢迎、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文艺精品,提升宁夏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Iris(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