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畲族乌米饭,宁德人想必都不陌生,细腻的口感,独特的风味,让这玲珑的“小草袋”(草袋乌饭)走出大山,香飘万家。 宁德市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四分之一,是历史悠久的畲族聚集地。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他们依山而居,繁衍数千载,不仅创造了各种珍馐美味,也诞生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畲家人善于就地取材,将自然的馈赠与独特的美食相结合,乌米饭就在一个历史的机缘下这样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畲人的生活里,并承载着畲家精神走过了一千个春秋。
一大早,雷胜莲就起来忙里忙外,因为儿女相约带着各自的孩子回到村里看望两位老人。
这样重要的日子乌米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采摘制作乌米饭的乌稔树叶,雷胜莲与妹妹要花费不少的功夫,想要采摘到刚长出的嫩叶有时要走上好几个山头。“春天叶子又多又好采,现在这时节要采到好的叶子不容易。”雷胜莲抓起一把乌稔叶探入背篓。
捣叶是体力活,刚采摘下的乌稔树叶要经过20分钟反复捶打,这样的工序需要身强体壮的男子才能完成。
用植物的汁液给食物上色是一种古老的智慧,畲家人也同样深谙此道。将捣好的叶子加入清水,等水与叶子充分溶解后、经过过滤,就成了糯米的天然染色剂,再经过浸泡、着色。最后将着色后的糯米放入木甑里蒸煮。
乌米饭不仅口感清香,而且还能益精气、强筋骨、明目乌发、健脾益肾,久服有延年的功效。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唐时叫法),使我颜色好。”可见那时的人们就已认可乌米饭的养生作用了。
经过蒸煮后的乌米饭,色泽黑亮,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配上红枣和冬瓜糖的清甜,让人食欲大增,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具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熟炒,则更香软可口,故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乌米饭可冷冻保鲜60天以上,用时经解冻后再蒸、热、透后即可配料做出各色佳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家人都过“乌饭节”,阖家共餐,山歌盘答,通宵达旦,整个畲乡都醉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
一道美食历经时间沉淀,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醇香弥远。
相传,唐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部队与官兵作战,因寡不敌众被困山中,粮草断绝,雷万兴命部下采野果充饥,士兵们采到乌稔果饱食后,士气大振,打了胜仗。次年三月三雷万兴念及旧事,让士兵上山再采乌稔果。可时值春暖花开,士兵们只采到乌稔树叶回来,就和着叶子蒸煮糯米做成乌米饭,却别有风味。雷万兴死后,畲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每年三月三都做乌米饭供祭祖先,这习俗就此留传了下来。
如今的乌米饭已经完成了传说中的“使命”,但它的故事依然在继续。颗颗饱满,粒粒情深的乌米,将勤劳、勇敢、团结、感恩包裹其中,传递爱与幸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