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经济

家乡区县: 广东省吴川市

改革开放,唤来吴川满园春色,吴川经济欣欣向荣,气象万千。
工业规模:全市拥有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四千多家,形成了以糖酒机械、羽绒制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日用陶瓷、烟花炮竹等为主的工业支柱行业。多种产品获国家、省和湛江市优质产品奖,“梅鹿液”酒获中国博览会金奖和世界科技发明铜奖。
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经济旧框框,出现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新格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市建立了水果、北运菜、淡水养殖、对虾、禽畜等农业商品基地,农业逐步向“三高”农业方向迈进。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塑料鞋、糖酒机械、烟花炮竹、渔绳网具、废塑料加工等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商品市场。涌现出吴川市林屋机械厂等一批部级和省级先进企业。
【吴川商帮传奇】
吴川商帮,是指敢为人先,不甘落后和诚信勤奋的吴川人自发崛起的商业群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吴川商帮形成的前提,他们都是根据各自特色来经营各行各业,并且对社会有着很强的敏感影响力,吴川的商帮形成是吴川人始终坚信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激励自己愿意从小事做起,不怕付出艰苦努力的人,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的结果, 吴川人的创业精神,是中国崛起最具影响力的榜样。
“我们这些吴川人,为了各自的理想,走出吴川,走向中国,甚至走向世界。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土。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吴川人,无论我们是企业家也好,创业者也罢,总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永远不改的吴川人!”——吴川深圳商会会长李雅林。
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5.3亿元,增长14.3%,高于全国、全省和湛江市的平均水平,创历史最高增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0:42.9:3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增长23.5%;财政总收入15.28亿元,增长16.54%。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4.6亿元,增长17.9%,增加值33.8亿元,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4.5亿元、增加值19.8亿元,分别增长24.4%、2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23家,新增16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新引进项目17个。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羽绒、塑料鞋、家用电器等行业投入技术改造和创新资金达3.5亿元,规划建设羽绒产业城、鞋业产业城和粤西再生资源加工城,促进集群发展。建筑业完成建安产值39.9亿元,增长9.7%。月饼行业做大做强,我市荣获全国首个“中国月饼之乡”称号。
服务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11.3%,占GDP比重39.1%。交通运输货运量达245.5万吨,客运量达1165.4万人次,分别增长10.3%和20.7%。旅游业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总收入1.89亿元,分别增长20%和24%。吉兆湾被评为省滨海旅游示范区。消费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进驻我市经营,海景一城酒店试业。农村消费不断扩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实现销售额9204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2亿元,增长20.9%。对外贸易逐步回升,外贸出口总值达3785万美元,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增长33.3%。地方金融业增长提速,龙威小额贷款公司获省批准运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9.9亿元和26.4亿元,分别增长15.7%和34.7%。保险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面积4.6万亩,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31.3亿元,增长6.9%。超额完成湛江市粮食责任考核任务,粮食创高产活动获省和湛江市奖励。实施农业生态发展规划,“一带五区”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沃土工程”,改造基本农田6.4万亩。现代农业标准园、农业信息化和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畜牧、渔业有新的发展。
2010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33项,完成投资11.5亿元。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亿多元,目前签约入园的项目有8个,在建3个。其中,投资1.2亿元的湛江联润化工项目已竣工投产,投资1.1亿元的康师傅矿物质饮品项目和投资6600万元的天成铝业项目即将竣工投产。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五星级会所近期将竣工营业。梅塘线和蓬吴线一期大修段竣工通车,蓬吴线一期新建段开工建设,二期(滨江路)建设进入征拆评估阶段,签订征地协议215.6亩。梅兰线完成了7.3公里路基和5.6公里单幅水泥路面铺设。城市防洪工程BT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和茂湛铁路吴川段建设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2.5亿元,增长53.2%。

若安好(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