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寺-----宜黄县

家乡区县: 江西省宜黄县

曹山宝积寺
     简称曹山寺,始建于唐代咸通(870——873)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青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祖庭。为已有1200年的江南古寺。三大古书《辞海》、《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宗教辞典》都有全面记载。
     曹山寺坐落在宜黄城西13公里的形如莲花瓣的曹山之中,环山绕水,占地52亩,山林400多亩。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广阔的空间,正有供养山,左右龙虎山,形成一个天然的佛教法坛。宝寺周围现有本寂墓塔、雨花岩、油盐洞、千年银杏等14处景点。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中载: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法号本寂,系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25岁受戒,得到江西宜丰洞山高僧良介禅师真传,来到宜黄弘扬宗法,他在曹山“法席大兴,学者云萃,洞山之宗,至即为盛”,名扬四海,被称为“曹洞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第之一,故曹山宝积寺被称为“曹洞宗”祖庭。本寂禅师在曹山传法31年,弟子过百、信徒数千。公元901年圆寂后就葬在曹山寺西侧的凤形坑。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为“宝藏元证禅师”。宋明清历代《宜黄县志》和《宗教词典》多版记载:在我国、日本、东南亚、朝鲜多国,至今有千余座曹洞宗派系寺庙和上千万信徒。
史载:宋朝嘉定16年(1223年),日本学僧道元(承阳大师)来华参禅,拜曹洞宗第宜黄县
宜黄县
     十三代祖师如净禅师为师三年,受禅宗和法衣而归,回日本建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场,成为日本佛教众迄今犹盛的重要宗派。曹洞宗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清初以后,曹山寺曾一度衰落,民国后期仅存部分殿堂和少数佛像,文化大革命时殿宇被拆毁,只留《曹山寺碑记》和本寂禅师墓塔幸存。
     早在1982年曹山寺开始修建。1985年列为全省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94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外开放。并从缅甸请进汉白玉佛像20余座。曹山寺人文旅游资源底蕴丰厚,兴建修复后的曹山寺将成为江南一流的集佛学院、佛学研究、观光、谒拜为一体的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现代仿唐建筑丛林。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973343517/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343517

luohuiying(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