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商洛

家乡区县: 陕西省商州区

商州概况
商州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西邻西安,东通鄂豫,全区辖30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54万,是商洛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商州历史悠久,古有商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是革命战争年代鄂豫陕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商州交通便捷,是西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312国道、银武、西合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合铁路贯通全境;商州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实,森林覆盖率58.7%,是一片山绿水清的土地;商州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北方之粗犷,又兼南国之灵秀,商於古道自古到今曾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不朽诗篇。商州区
商州区
商州区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丹江源头。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辖30个乡镇、办事处,409个行政村,是商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试点示范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
商州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生态环境优美,境内35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全区宜林地500万亩,其中有林地200多万亩。有核桃、柿子、板栗等经济树种160多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产量居全省前列。中药材多达140余种,是陕西省天麻、桔梗、二花、黄芪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桃核、板栗、蔬菜、烤烟、食用菌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以医药化工、矿产开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以生态旅游、餐饮服务、劳务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道路交通、流域治理、扶贫开发、城镇建设等为主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五”末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7.01亿元,年均增长10.9%,顺利实现了翻一番经济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积极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产业富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五大战略,强力推进“稳定农业调结构、主攻工业上项目、强化基础抓三产、改善环境争投入”四项工作重点,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突破发展,力争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3亿元,实现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四个翻一番的目标,为建设小康商州、和谐商州奠定坚实基础。
商州文化
商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秦时为商鞅封地,汉为四皓隐居之处。美丽的商山水曾养育过刘蜕、张海、郭邈山、王焕猷等一代名流;白居易留下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千古名句;秦头楚尾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创造了商州大地丰富独特、深厚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
新中国成立以后,商州的文化艺术取得了瞩目的发展。50年代创作演出的商洛花鼓戏《夫妻观灯》走进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五十年代初,由商州推出的《一文钱》轰动了陕西文化界,影响到全国,获得了省和国家级大奖,并被搬上银幕,使山区文艺走出了大山,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商洛花鼓戏《屠夫状元》在文艺重新振兴的80年代初,一炮打响,红遍三秦大地,从而使“商洛花鼓”这一山区剧种成为陕西文艺界一颗耀眼的名星。该剧被全国各地的地方戏移植达20多个,创下“一个剧本救活了一个剧团”的奇迹。《刘海戏金蝉》、《闯王寨》、《山乡小店》、《泉水清》、《月亮光光》等剧在中国也得到各种奖项。商州赢得了“戏剧之乡”的美誉。
作为三秦文化重地的商州,文艺创作名作名人不断,文坛空前活跃,京夫的短篇小说《手杖》、《娘》、报告文学《人的正名》、《在治安办公室里》相继在全国获奖,李高信的《鲁迅笔名探索》填补了鲁研方面的空白,鱼在洋的儿童文学在全国获奖,南河的散文集引起读者关注,李克昌、李志贤、崔来隽、崔学民等人为代表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商州目前已有作协、书协、美协、摄协和戏曲研究等专业机构,各类作品在省上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获奖。

D248520708(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