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名人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金善宝(著名农学家)
金善宝(1895年-1997年),浙江诸暨人。农业教育家、农学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享誉国际的农学家,被称为「远东神农」。早期曾鉴评推广「江东门」、「武进无芒」、「南京赤壳」和「姜堰黄皮」等一批优良地方品种。部分研究成果散见《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小麦开花之时期研究》、《近代玉米育种法》、《用统计方法比较籼粳糯米之胀性》和《大豆几种性状与油分、蛋白质之关系》等文。 抗战期间,与中大师生一起对3000多个小麦品种进行深入鉴评,选出适於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碧玉麦」、「中大2509」(Ardit,又名「矮立多」)和「中大2419」(又名「南大2419」)等优良品种,从1942年在四川省开始推广,1950年後在南方冬麦区推广。其中,1939年选育出的「中大2419」(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後改名为「南大2419」)是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南大2419」(「中大2419」)推广面积最大的年份曾达7000多万亩,种植达40多年,并且其後衍生品种约有100个,分佈在中国7大麦区。 1895年7月2日生於浙江省诸暨县石峡口村。6岁起在父亲开办的私塾读书。1913年入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今绍兴一中)。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农学专修科。1920年毕业,经南高农科主任邹秉文推荐到南京市皇城小麦试验场当技术员。1921年,南京高师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在江东门外大胜关建立农事试验总场,任技术员,直至1927年6月;其间回校补读一年学分,完成本科学业,1926年6月毕业於农科农艺系。1927年,到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教农业课。1928年春到杭州劳农学院(後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任教。1930年,赴美国留学,初在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植物生理、遗传学等课程,後转到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1932年2月回国,先任教於浙江大学农学院。1933年8月起执教於中央大学农学院,曾兼农艺繫系主任,经1937年抗战西迁重庆,1946年东还南京。1948年转任无锡江南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8月,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出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52年组建南京农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农业大学),出任南京农学院院长。

金岳霖(哲学家)
金岳霖(1895-1984)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杨维桢(元代书法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抱遗老人,因善吹笛,自称铁笛道人。浙江诸暨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仕至江西儒学提举。元末辞官,避居富春山,徙钱塘。生平气度高旷,周游于山水之间,以声乐自随。早年居吴山铁崖,筑万卷楼,读书其上。晚年居松江。著有《四书一贯录》、《五经钥键》、《礼经约》、 《历代史钺》、 《东维子集》、《琼台曲》、《洞庭雪》、《闲杂吟》等。  杨维桢善行草书,笔法清劲遒爽,体势矫捷横发,富于个性,自成一种特殊面貌。传世主要作品有《真镜庵募像疏卷》、《鬻字窝铭》(故宫博物院)、《张拭城南诗卷》(上海博物馆)、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天津市文物管理处)、《竹西草堂记卷》(辽宁省博物馆)、《晚节堂诗》(现藏日本)等。其余墨迹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中。

陈洪绶(明清画家)
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章侯,号老莲,又号悔迟、老迟。陈洪绶诗文书法俱佳,以捐赀入国子监,召为舍人,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晚年学佛参禅,在绍兴、杭州等地鬻画为业。著有《宝纶堂集》。 陈洪绶擅长人物、花鸟、山水,但其人物画对后世影响最大。他是一位继承古代传统,开启近代人物画新风的重要画家,对重振元明以来衰落的人物画具有重要作用。陈洪绶师承蓝瑛、刘宗周、张僧繇、阎立本、吴道子、周昉、李公麟、赵孟頫,博采众长而能变易古法,形成古拙奇崛的风格。顺治七年(1650)创作的《归去来图卷》集中反映了画家的价值观念和遗民心态,以及高度成熟的人物画风格。此图是为出仕清朝的周亮工而作,旨在以东晋陶渊明辞官归田的故事规劝这位老友。

陈洪绶所绘的《离骚》、《九歌》、《水浒叶子》、《西厢记》、《博古叶子》等绣像插图,均由名工镌刻成版画,付樟刊行,对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洪绶所画花鸟亦有其独特风貌,可分为两种画法:一种由宋代画院工笔重彩发展而来,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一种则受晚明大写意花鸟画的影响,渗以水墨,用笔灵动洒脱,工笔与写意兼融。陈洪绶画花鸟注重造型,运笔圆润,赋色古雅,曲尽花鸟虫草之生趣。陈洪绶的山水画,笔法苍老润洁,树干殊形异状,倚斜交揖,以淡雅的青绿点叶;山石多用水墨皴染,层次分明;又以细线勾画浮云,更强化了画面的装饰性。 陈洪绶的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初以来的重要人物画家如华喦、罗聘、任颐等均从他那里得到启发,创造出各自的独特风格。

Toxicant,(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