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原始古朴的意蕴和丰富多彩的形态,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湛江特色文化的主要源泉。其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至今既秉承古风,亦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傩文化

州半岛民俗虽不及广府民俗、潮州民俗和客家民俗影响之大,但亦同属广东岭南民俗之列,并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上长期远离中原正统文化影响,独具地方色彩。所谓民俗,是一定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并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经过千百年的重复而沉淀出来的文化模式,即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淀并逐步形成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复杂的社会和个体的认知过程、同化过程和内化过程。雷州半岛民俗文化是雷州半岛居民的文化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长河中,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象原型为核心构成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的反复出现、固化和渐进式的嬗变,奠定了雷州半岛民俗文化意识的理性基调和现实倾向。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古雷州半岛的传统文化,而其根脉却延伸到当今湛江地区乃至粤西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雷州半岛民俗文化一定程度上又是当地民众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隐藏不露的社会规范,具有一种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道德作用。

千百年过去了,今天的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的形态及其现代意义又如何?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一、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的现实形态

雷州半岛传统民俗文化事象纷繁复杂。按照法国的山狄夫在《民俗学概论》

中提出的民俗分类这种民俗文化的现实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三大类雷州半岛的物质民俗形态所谓物质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依赖和感受到的有形的实体性民俗形态,是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

民俗活动。雷州半岛的物质民俗种类繁多,如:宅居民俗(宅居“风水”文化、古村落文化、雷州石狗)、饮食民俗(雷州狗、大米乙、安铺鸡、太平灶蟹)以及服饰、持家、出行、生产方式等都色其中宅居“风水”民俗可以说是雷州半岛较有代表性的物质民俗。雷州半岛人建造宅居讲“风水”,往往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连。不少家族、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壮大,光宗耀祖,为达到这一目的,都设法选择有“风水龙脉”的地方建造房屋,因而形成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宅居文化。雷州半岛人在建房过程中十分讲究习俗节仪,从开始建造新居之前的准备工作直至落成进宅

(入伙),有许多繁复的程序和规矩,如相地、破土奠基、升梁、筑墙、安门、

盖瓦

戴振昔(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