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故城洪阳 二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方氏创居厚屿,始自宋末濂溪公,经数百年繁衍,遂成大族。今洪阳城内四个门头中便有三个为方氏聚居之村落,加上镇中另一派系(鸣岗方),洪阳方氏人口总约有7万,而据资料显示,洪阳全镇人口14余万,因此,洪阳亦有“方半镇”之称,所以本次之行,也可谓是探访普宁方氏最大聚居村落之行。对于城内方氏老祠、二房祠、三房祠之走访,更是根源之行。接第一篇图志记录之行后续,本篇所录有城内各种明清建筑,如文林第、“大厝内”、察院衙、方氏各祠堂、城隍庙、文昌阁、忠义祠、接龙桥、寒妈庙、介公庙等等。

西村往南村
在后山的学宫前走经进贤桥,折往东行就是方氏思敬堂。思敬堂,坐南朝北,是洪阳城内方氏始祖濂溪公第六世二房清隐公之专祠,故又称二房祠,俗称草芽祠,是一座三进式祠堂,据《方氏奉先堂族谱》中相关记载,老祠择地重建时候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而此时,思敬堂已经落成,故由此可知思敬堂在1642年之前早已建成,而今其虽经历朝沧桑,然样貌仍保有明建筑之风骨。关于思敬堂,我没有太多资料。记得当天兴高采烈在洪阳城内游走,至此地,但见斯祠恢宏古朴,又见旁有子孙门可入,便走进一观。用了几分钟在祠内走逛了一番,然后问起关于祠堂的一些事情,竟被管祠堂的阿伯训了一下说,这是没事先打招呼的不请自来,突然感觉就有些尴尬了,于是随说了几句,然后就立刻离开。
在思敬堂出来之后,继续往东行,大概二三百米处是方氏振绪堂。
再往前,是方氏小宗祠怡怡堂——洪阳城内方氏始祖濂溪公第六世三房刚直公之专祠,同样,又称三房祠。祠坐北朝南偏东,是一座二进式建筑,落成时间大概与思敬堂相近。在祠前照壁前阳埕两畔上,有十多副官旗夹的遗迹,咋一看,让人惊叹!三房祠古拙大气,透露着醇厚的明代风韵。
方氏宗祠奉先堂位于三房祠同座第四街,是一座三进式大型祠堂建筑,其虽为近代重建,然修而如旧,使得古明风韵扑扑,虽崭新而不失经典之大气。奉先堂后方原为书斋,后另辟建为奉祀远祖的崇先堂。关于老祠更多,详见下文。
奉先堂同座东侧为文林第,是一个三进式三包伙巷格局的大型建筑,与二房祠、三房祠为同时期建筑,据资料记载,是方氏安宅祖中房兴旺时所建,虽其落成于明代,然今仍保持完好。
文林第东侧座为大夫第,俗成“大厝内”,是一座三进式大型建筑。大夫第后厅设有供奉先祖的龛几,厅上心间悬挂“敦本堂”匾额,两侧悬挂明朝熹宗“贡元”及清代乾隆“军民府”匾额二块,这么一看,其来头可是不小!可惜资料难寻。据说,每年春秋祭祀,城外鸣岗村方氏均有前来参祭,或与城内方氏有所相关??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chenzhuosheng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9636238.html

陈卓生(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