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4日岢岚县在与“网络媒体忻州行”活动的见面会上获悉,从2014年春天新一届县委、政府吹响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集结号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创卫为基座,因地制宜,经过120多天的聚势而为,岢岚县重点完成了22条市政街巷、15个公共卫生间、8个停车场、4个集贸市场、3500户旱厕的改造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填埋场的改造,以及街巷管线入地、立面改造、城区卫生达标和健康教育全覆盖等工程,拉大了县城框架,完善了基础设施,强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地域特色,晋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贫困山城“蝶变”成一个处处美景、宜居宜业的精品县城。
--总体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全县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集成创卫、全民创卫、生态创卫、节约创卫”的工作思路,预计投入3.3亿元,将建成区4.39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创建范围,统筹考虑、区分主次,着手建设、整治。
--基础设施 道路建设:打造城区“八横、六纵、五支线、三外环”的县城骨干路网。新建、改造道路22条,总长28.5公里;街巷硬化381条,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广场停车场9个、集贸市场4个、公共卫生间15座(其中整体移动公共卫生间9座)。新建县城第二水厂、第二热源厂、粪便处理厂;改造完善屠宰场、生活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
--环境改造 拆迁工程:全县按规划共需拆迁410户,涉及12个单位14处建筑、群众398户,拆迁总面积38531.76m2;立面改造工程:整治县城主街道沿街广告牌1335块、沿街文化墙1987.9米;对安元街等8条主干道、17条次干道、72个小区的建筑立面进行装饰改造;对鼓楼街沿街建筑进行仿古改造,打造一条特色商业步行街。亮化工程:对城区九路、一河、七街道主要建筑物外立面进行装饰亮化。绿化工程:“一街、二河、七路、二十三景”33项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为71万平方米。卫生保洁工程:购置环卫车辆28辆。配备垃圾容器800个,果皮箱436个;新增保洁人员167名,主次干道日保洁时间高于12小时以上。
--健康保障 旱厕改造:今年改造任务为3500套,现已超额完成,目前累计完成改造4450套,“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对189家公共卫生场所进行整改。发放合格证556人,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1093人,办理卫生许可证169户。病媒生物防治:对全县“四害”进行常规消杀, 8月底前聘请省专业消杀队完成两次消杀任务。健康教育:利用电视等各类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8场,受教人数20000余人,设置公共健教宣传栏58块,印发宣传资料48000份。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整治企业39家,拆改燃煤炉灶34个,拆除供热炉灶2座。
--工作推进 出台工作方案:将创卫的10大方面54项137小项指标细化分解,责任到人、任务到时、工作到点。成立工作机构:组建了工作领导组,设立了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和18个工作组。健全保障机制:建立了日报告、周点评、月巡查、季观摩制度,实行倒排工期、销号运作、督察督办、第三方审计、一票否决等制度。
如今的岢岚,风清,气正,特色,务实,一个养生福地、人和业兴的新岢岚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