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槐荫村民俗风情活动精彩纷呈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徒区

相门剪彩、听黄梅戏《天仙配》、赏南乡田歌、举办传统婚礼。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在“爱在槐荫 共度七夕”民俗风情主题活动中,7对“现代董永和七仙女”以中国传统的方式举行了集体婚礼,将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 丹徒槐荫村民俗风情活动精彩纷呈。

听南乡田歌、看黄梅戏、体验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昨天是有“中国情人节”之称的传统七夕节,由丹徒区谷阳镇党委、政府和槐荫村党总支、村委会主办的“爱在槐荫 共度七夕”民俗风情主题活动隆重举行。槐荫村是以董永和七仙女为主角的《天仙配》故事的发祥地之一, 此次主题活动经过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分为“相门剪彩”、丹徒田歌、《天仙配》故事表演、集体婚礼四个部分,重点向来宾展示了丹徒南乡的民俗风情。昨天,槐荫村热闹喜庆,嘉宾云集,处处歌声飘扬,笑声盈盈,镇江人的老朋友、日本音乐家吉冈茂美女士也特意越洋而来,再度参加该村七夕节活动。
昨天上午9时30分,“爱在槐荫 共度七夕”民俗风情主题活动开幕式暨“槐荫相门”(牌楼)落成庆典仪式,在槐荫村主入口处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十里八乡的乡亲闻听这次活动后纷纷赶来,整个槐荫村比过大年还要热闹。据槐荫村党总支书记蒋斗珠介绍,近年来,槐荫村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对与“七仙女和董永”有关的多处传说遗址采取了保护和修复措施,开展了传说文化的发掘、普查工作,将古迹遗址、分布情况绘制成图并做好标志,同时搜集与“七仙女和董永”传说有关的古籍版本、戏曲唱本、音像图片等,2007年槐荫村将“七仙女和董永”的传说申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省政府批准。槐荫村还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七仙女与董永”故事遗址保护的五年规划,逐步修复了七仙桥等多处遗址,建立了“七仙女与董永”故事陈列馆和主题公园。新落成的“槐荫相门”高13.7米、宽15米,正门净宽7.7米,边门净宽2.22米,雄伟高大。据称,正门净宽7.7米,寓意董永与七仙女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
应邀而来的嘉宾从“槐荫相门”入村后,就欣赏到丹徒田歌的表演。记者在表演现场看到,有一对身着农家服装的“牛郎”和“织女”站在碧绿一片的稻田中,“牛郎”手中牵着一头健壮的黄牛,向人们展示中国农业社会时期男耕女织的场景。曾经荣获“吴歌女王”的孙阿英也来为活动助阵,她与其他几位农村妇女一起,身穿蓝底碎花的乡村服装站在田埂上,一起演唱具有丹徒南乡地域特色的田歌,歌声悠扬回荡在无垠的稻田上空,所演唱的内容与“七仙女和董永”的传说相关。吉冈茂美女士听到南乡田歌十分感兴趣,走进田间,与正在演唱田歌的孙阿英亲切攀谈起来。吉冈茂美女士说,日本也有七夕节,而且现在看来比中国如今的七夕节还要热闹得多。但近些年来,丹徒的槐荫村弘扬七夕节文化,在每年七夕节都会举办一次庆祝活动,而且活动一年比一年热闹,影响越来越大,对此自己非常高兴。
沿主村道再向前走,村里主题公园的小桥上,有请来的戏曲演员们演出黄梅戏《天仙配》,他们的演唱吸引了嘉宾和村民们驻足观赏。随后到了村子里,此次民俗风情主题活动最精彩的部分——“共度七夕 相约槐荫村”中式集体婚礼正式举办。
铺着红地毯、以大红色为背景的婚礼台两侧写着“老槐树作媒,喜结良缘;土地公为证,天长地久”的一副对联,这场集体婚礼由麦子数码广告机构全程策划、钻石缘喜庆中心执行。喜气洋洋的背景音乐响起,一对对身着中国传统婚礼服装的新人走上婚礼台。新人共有7对,他们都是谷阳镇民政从各行政村选出的将于今年结婚的青年。经过秤杆挑起新娘的盖头、宣读证婚辞、新人宣誓、夫妇对拜等传统婚礼礼仪后,这7对“现代董永和七仙女”在七夕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槐荫村这处“良缘福地”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大礼。

AuroreFragile(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