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风俗——清 明 节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清明明节的正日,通常是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闫年除外)。

清明节是人们悼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活动是“行山”(即扫墓)。白云区人民有祭扫祖先坟墓的习惯,华侨及港澳同胞也有回乡拜祭祖坟。行山多在清明节这一天,但按旧例,从这天算起一个月内都可以进行,最后一天俗称“闭墓”,到闭墓这一天扫墓活动就结束了。

建国前,各家除了在清明节拜祖坟,还有拜祭家族太祖的俗称,叫“拜太公山”。每个“太公”的拜祭日期都有俗例规定。是日,所有族裔男性集中在一起,成群结队到坟前,举行祭祀仪式,一般是先打草皮,铺盖在坟上,把坟堆垒高,开过“龙口”之后,便可摆上烧肉、烧鹅、咸鱼、鸭蛋、白饭、甘蔗、酒水之类的供品,烧香烛参拜,然后焚烧衣纸钱帛,最后鸣放鞭炮,便告结束。祭祀完毕,还要给每个男性子孙分一份猪肉,并齐集祠堂吃一顿“行山饭”。所有开支,均由祖祠田产收入解决。

清明节那天,各家蒸煮“粘米角子”祭祖和午间食用。

建国后,太祖的墓地多被开垦为耕地,公堂田也在土改时没收了,没有经费也就难再扫祭太祖了,但近祖尚有拜祭。随着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的大力提倡,扫墓活动被引导为纪念先人的活动,形式也简化了,女性也可以参加,不再受陈规陋俗约束。

近年来,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清明祭祖极为隆重,除一般祭品外,还带整头烧猪去山头供奉,在祖坟前燃烧10万头至30万头不等的长鞭炮,光宗耀祖的旧观念有抬头的趋势。

hzcin(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