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风俗——端午节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纪念我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在白云区,节日气氛可持续7天。

在初一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于包粽子,叫“裹粽”,有园柱体的碱水粽,有锭形的碱水粽和咸肉粽。

初一这一天,清晨“煮茶”后,各家各户在大门口挂上菖蒲、艾叶,并分别在大门口燃点辟蚊虫的“门烟”,拜神敬祖,并替孩子在额上点朱砂、挎香包,意为驱邪辟疫。午间,已婚妇女携儿带女,带上猪肉、粽子、果品等节日礼品探娘家。

初五日,是端午节的正日,这一天,人们主要是准备丰盛的晚餐。竹料等地民众则习惯在家门口点燃琉璜、大蚊香驱赶蛇鼠邪魔,神山镇等地的青年则喜欢洗龙舟水。

白云区地处流溪河流域,沿岸各乡村在端午节期间均有扒龙舟的习惯。初一、初三、初七日分别是蚌湖、鸦湖、高增的龙船会景。这三个龙船会景,向有互贺互庆的交往关系。每一会景,三条大村的十多条龙舟齐集一起,还有石马、龙湖等地的龙舟也来作客助兴,进行游龙表演或龙舟竞渡,白云区各地的群众亦自发组织前来观看,会景地的家家户户也忙于招呼前来探亲看龙舟的亲朋。每到中午前后,路上人来人往,流溪河两岸,更是站满了人。午后,河上龙舟表演开始,各龙舟结对展开竞赛,锣鼓声、号子声、呐喊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十分热闹。直到傍晚,才兴尽而散。到了石马、高塘等地,这几个村的龙船也一样前往助兴。

除了赛龙舟,高增村也习惯演龙船戏,搭起戏棚、请来戏班,一连演几天几晚的粤剧。

建国后有一段时间,由于一些村的龙舟年久失修,赛龙舟活动曾一度停止举行。70年代末,白云区及各基层体委把赛龙舟纳入民间体育的范畴,曾组织有比赛规程的体育竞赛。1993年后,由于赛制难于健全等原因,又一度取消了正式赛,只搞自愿竞渡。

hzcin(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