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人共用的名字——“的”
永年民俗,有很多有趣,甚至是令人震撼的场面。七千人的村子里,人们的信仰和行为、习惯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全民信神、全民习武、甚至全体村民的名字都用一个字。
之前听说永年的收费站特别多,好像从某地到某地共有九个。我们坐大宇车到永年的时候,确实路过了不少收费站,我当时还想,也没走什么特别的高速或国道啊,怎么总有站,馆陶、黄粱梦等等,印象中至少四个。
到了古城村,习习老师介绍了一个村里专管红白事的“知识分子”给我。我马上掏出记录本,恭恭敬敬地记下名字,大爷姓张(张姓是本村最大的姓氏),名字叫聚的,我问,是道德的“德”吗?他说不是,我又问是“双人得”?不是。那是?是“白勺的”。感觉好奇怪啊,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人名用“白勺的”呢。后来问其他人,也叫什么的,我猜想也许这两位是兄弟或同辈,后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叫某某的。
原来在古城村,人们很少有取官名的(也就是大名),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他们出生时长辈会给他取一个名字,三个字或两个字,比如张福盛。但所有长辈和邻居都只称呼他“福的”,把姓和最后一个字都省掉。这样的称呼并不是乳名,而是正式的名字,全村所有人都这样称呼,即使他年纪大了也这样。以至于名字入户口本、办理身份证时,也写“张福的”,这就是他的名字。所以在本村的各种名单上会看到一溜“的”字。在访谈时,听到赛的、鑫的、雨的、靖的、雷的、建的、丽的、路的、佳的这样的名字,感觉真是很奇特。当然年轻人现在比较注意,家里人叫“的”,但写名字时,或办身份证会写自己不带“的”的全名。听到这样的习俗,我很好奇,咱们中国人不是习惯按辈分排行取名字吗,同家的兄弟如果中间的字一样,岂不是名字也一样了。他们说,这里的人取名时不排行,入家谱时会将不带“的”的名字写上。
如果按这个习俗,我可以叫“玉的”,这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吧,颇为贵重,只是叫名字的时候要轻声一点,易碎嘛!
想要了解更多的详情请联系我。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是http://abc.wm23.com/sxf19931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u/5016571024/home?wvr=5http://weibo.com/u/5016571024/home?wvr=5http://weibo.com/u/5016571024/home?wvr=5还有我的梧桐子认领的家乡是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yongnian.html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xfhaokeai
永年的好友们加我qq1569469512,我们共同努力,推广家乡,同是一组希望大家精诚合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