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连的发展历史: 如果把目光投向如同雄鸡形状的中华人民共和的 版图,就会在鸡喙的位置上,找到中国“北方明珠”、正在加快建设中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大连。 大连地区人类社会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19世纪,这里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1984年至1985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并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全市现辖10个区市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590万。 2.大连位置: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 3. 大连的交通和通信: 大连交通通信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连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是闻名世界的天然良港,现有泊位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大连港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和石油转运港口,承担了中国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入使用,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300万吨。200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1.1万标箱。海上运输网络密集,不仅有通往上海、天津、烟台、威海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客运航线,还有通往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正在建设中的大连至烟台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将大大缩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货物运输距离。大连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与华北、东北铁路网相联;公路线四通八达,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大连至庄河的高等级公路“黄海大道”、大连至旅顺的“旅顺南路”等成为活跃大连经济的交通动脉;市区内公交便利,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公共汽车路线密布,并具有世界先进的交通指挥系统。大连空港——周水子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飞机,开通了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 4.大连的自然资源: 大连自然资源丰富,素有“苹果之乡”、“水产品基地”等美誉。品质优良的苹果、黄桃、樱桃、葡萄等水果和鲜美可口的鲍鱼、对虾、海参、扇贝、螃蟹等海珍品远销海外,虾夷扇贝、海胆、刺参和裙带菜的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90%以上。农业以粮食、水产、水果生产 , 为主实行多种经营,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大连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金刚石矿品质优良,储量居全国之首。 5.大连的工业: 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有许多工业企业是中国同行业的骨干企业: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厂)具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造船综合企业;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新厂)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拥有30万吨级大型船坞,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造船业的“旗舰”;大连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船舶基地,已建造的最大出口船舶为30万吨;大连机车车辆厂是中国大功率内燃机制造厂家,目前中国使用的内燃机车50%以上出自这个厂,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大连重工·起重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之一的大连起重机厂是中国生产起重运输机械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厂。此外,还有大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瓦轴、大钢等著名企业。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大连正在建设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大型石化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为支撑,新型材料、服装、家具、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6.大连的金融业: 大连金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已有19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连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在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大连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2004年期货成交额超过5万亿元,成交量占全国的58%。 7.大连的商业: 大连商业繁荣。全市商业网络发达,现代商贸业态发展迅速,国有商业、民营商业、 外资商业相互促进,购物中心、大型超市、连锁店等交相辉映。全市有青泥洼、天津街和西安路三大商业区,商业网点15.5万个,国际水准的大型商业设施50多个。大连商场是中国十大商场之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集团。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隆、马来西亚的百盛等都已落户大连。开始实施电子商务、信贷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大连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商都迈进。 大连的展览业异军突起,成为大连的新经济增长点。星海会展中心设施先进,1996年落成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和汽车、家电、家具、五金、渔业、电子通讯产品等展会300多个,累计成交额1000多亿元。仅2004年就举办大型展会56个,实现成交额285亿元,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8.大连的展览业: 大连的展览业异军突起,成为大连的新经济增长点。星海会展中心设施先进,1996年落成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和汽车、家电、家具、五金、渔业、电子通讯产品等展会300多个,累计成交额1000多亿元。仅2004年就举 办大型展会56个,实现成交额285亿元,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9.大连科教文体事业: 大连科教文体事业发达,有普通高校18所,各类科研开发机构200多个,每年向社会提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大连京剧团、大连杂技团的节目曾多次获国际大奖。大连自然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等文博设施享誉海内外。大连有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的体育名城。 10.大连的旅游业: 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于居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6个月。大连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庄河冰峪风景区是大连四大名胜风景区,以及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瓦房店仙浴湾度假区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啤酒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新兴产业,2004年接待海外游客52万人次,旅游创汇3.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170亿元。 11.大连的经济状况: 近年来,大连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从199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连续每年保持两位数递增,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2004年11月,中国统计局公布了全国综合实力城市评比结果,大连市经济实力排名第六位,综合实力居第七位。 12.大连的城市建设: 大连重视基础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环境治理先导城市,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以及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 13.对外开放的城市: 大连已成为中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进驻大连。近年来,大连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业务兴旺,2004年实现外贸自营出口101.5亿美元。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目前中国开发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兴建以来,已开发50平方公里,该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1500余家。大连保税区是中国政府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惟一的保税区,已开发面积1.98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该区内有各类企业3000多家。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该区是中国政府批准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之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政府1991年3月批准兴建的,已开发面积8.2平方公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