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园

家乡区县: 北京西城区

景山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景山前街,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园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点。
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属建筑不仅是一座供游赏的皇家园林,还具有习射、停灵、祭祖、官学、躬耕、戏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园占地23公顷,园内松柏葱郁,游人如织,是北京皇城内独具特色的所在。

远古时,景山同北海等处均为永定河故道。现在的景山所处的河道地势较高,在永定河改道后逐渐成为土丘。辽代营建瑶屿行宫(今北海公园琼华岛)时,将余土堆积此处。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该地南侧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小丘,建成皇家苑囿,称“北苑”。其山下环绕两重围墙,山上建瑶广楼,称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
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17张)
13世纪中期,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营建大都,土丘一带正处大都城中心,皇宫的核心建筑延春阁以北,故被辟为专供皇帝游赏的“后苑”。苑内有熟地8万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以昭示天下。时将原有金代小丘称作“青山”,作为土丘的名称。亦有说法认为元代此处又称“镇山”。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清顺治八年,万岁山改称为景山。乾隆年间在山前修建了绮望楼,依山就势在山上建筑五方佛亭。中心建有万春亭,东侧依次建有观妙亭和周赏亭,西侧依次建辑芳亭和富览亭。在山后重修寿皇殿建筑群。并设景山东坡崇祯皇帝自缢处,立下马碑。乾隆年间景山的建筑达到最辉煌、繁盛的阶段,由于景山园林自元代起划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所有建筑都按照皇宫规制建造,等级之高,形态之异,原貌保持之完整,确为少见。1928年开辟为公园。
园内现有古松柏一千余株,种植牡丹、芍药等花卉几万株,三季花团锦簇,四季松柏常青。加上经常举办花卉、盆景展览和各种文化活动,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充满了新时代的生机。
景山公园景点 景山公园是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个公园,属于西城区,在故宫的北门神武门北侧。景山公园以景山为主,公园内松柏郁郁葱葱,还有了从各地引进的牡丹。 
景山,元代,这里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镇山"。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 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3000年前商朝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该园1928年辟为公园。

(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