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过年民俗“打糍粑”
过年时,我们这里有一些习俗。在城里人看来,或许会笑话,可是我们这里还是按照那风俗,一代传一代,比如做豆腐,做米酒,还有家家户户要打糍粑。“打糍粑”有些旅游区加以利用,当作民俗宣传,还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说来,糍粑是很难吃的东西,但是乡亲们每年还是要打他个两斗米,只不过比往年少了些。糍粑就是糯米做成的,那么糯米与普通大米有什么不同呢?糯米糍性(粘性)强,糖分多,蒸熟后比普通大米软。先将糯米用水浸三天,至软。捞起晾干,再蒸熟。然后放入石臼里,大家用木棍揉按,就可得一臼雪白的糍粑。
打糍粑简单,就这么一个过程。打好后,要按成饼,待干后,切成条,放在干净地冷水里浸着,可随时打捞出来。吃时,将糍粑放在开水里煮一会儿就可以吃。糍粑可有多样吃法:火上烧烤,煮食,油炸。味道别具风格,不过现在吃这东西的人比较少。
每年年底时,你到每一个村子,就会听到“哎嗨,哎嗨”的吆喝声和“咚咚”撞击声,这是在干什么时候呢?这就是人们在打糍粑。大家你帮我助,都是年轻人,五六个围着一个石臼,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严阵以待。一人将糯米铲至石臼里,大家发一声喊,举起木棍,直捣石臼,此起彼落,响声很整齐,而喊声地动山摇,气势吓人。只一会儿,臼里再不是糯米,而是已经和好的糍粑。软呼呼的糍粑很粘,如果粘在手上,甩都甩不掉,还很烫。打糍粑,大家兴致很高,时不时哈哈大笑。大家比赛看谁的力气大,看谁打得快,有时力不从心,难免打到别人头上,或是把糍粑带到地上。每当此时,笑声连天,主人也不会怪罪。打完糍粑,主人还发烟,或是酒菜相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