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十月二日至惠。绍圣三年(1096)六月,苏东坡捐犀带助道士邓守造东新桥,以其弟妇史夫人奉赐之金钱助僧希固筑西新堤桥(苏堤中间处),又请筑兵房数百间,避免兵居民房之弊端。苏东坡在惠期间介绍秧马,改进水利,对病者施药,对死者送殓衣,惠人俱感其恩德。三年后,苏东坡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元符三年(1100)始遇赦返常州。
1094年的惠州尚属“蛮貊之邦”“瘴疠之地”,苏东坡被贬到这样一个地方,对于他,或许是不幸的开端,对于惠州,是千古荣幸。江逢辰有诗云:“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东坡谪惠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九百多年来,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和杰出的人格魅力,对惠州的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坡,已成为惠州人引以自豪的文化。
同杭州一样,每提到苏东坡,惠州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故事,尤其是他在惠州生活的“点点滴滴”。东坡谪惠只有两年多,这期间,苏东坡虽无实权,但仍上下奔走,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遍游惠州,屐痕所至,光彩顿生。凡有诗句出处,皆成一景。惠州人称:“东坡用锦绣文字点亮了惠州的精魂。”寓居期间,苏东坡共写下了100多首诗词。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为流芳千古的名句,至今仍为南方荔枝北上最好的宣传。
苏东坡自成一家的饮食文化,也对惠州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惠州饮食自成特色,惠州酿酒源远流长,惠州茶艺长盛不衰。东坡亲自酿造的“罗浮春”和“岭南万户春”酒,汲江煎茶的心得乃至首创的“盘游饭”(煲仔饭)、“谷董羹”(惠州火锅)、东坡扣肉等菜谱,这些都已成为惠州文化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众多苏迹中,保存最好的是朝云墓、东坡井,最有影响的是东西两桥和苏堤。近年来,惠州市已投资上亿元,对惠州西湖、罗浮山的历史风貌和环境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并先后修复了苏堤、西新桥、白鹤坡东坡亭等一批苏迹,对位于旧城区内的重要遗址实施了立碑保护。时隔千年,如今在惠州城内寻找东坡遗迹,处处景观依然历历在目。
苏东坡贬寓惠州,无疑是苏东坡全部人生历程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诗中尽管深涵着苏东坡对于生命苦难的激愤呐喊,但惠州毕竟镌刻了一代大文豪、中国脊梁式的人物苏东坡生命史上承前启后的鲜明标志,历史记载的苏东坡与惠州的因缘将永不磨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