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花生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故乡的特色农产品——“南塘花生”,我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结。闻听“南塘花生”荣登“广东省名牌农产品”、“汕尾市名优农产品”光荣榜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名至实归!“南塘花生”,早已成为家乡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享誉海内外。
我国花生栽培历史悠久。有人认为花生起源于我国,主要依据是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汉景帝(公元前188年至前141年)阳陵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类似花生种子的炭化物,证明我国花生的栽培历史早于公元前141年。最早记载花生栽培的是唐朝段成式撰写的《 酉阳杂俎》。根据古农书和地方志的记载,我国最早栽培的花生品种是“龙生型花生”。《花生育种学》认为除中国和南美洲尚有栽培外,国际上没有利用过这种花生。因而可以认定,中国的“龙生型花生”并不是外国传入的。花生的种植面积,中国在全世界名列第二,仅次于印度;而广东省在全国名列第4位,排在河南、山东、河北省之后。
自古到今,由远及近,自然而然地便要提及家乡的“南塘花生”了。家乡人种植花生,乃是一大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与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合花生生长有关。同时,还有一大因素,就是种植花生“有利可图”!长期以来,相对于种植水稻来说,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较高。以今年为例,每亩花生可收鲜果超千斤、创产值超两千元,远高于种植水稻的收益。
“南塘花生”常年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是全市花生种植面积最多的乡镇。“南塘花生”按种植季节分,有春花生和秋花生之别,而以春花生居多;按种植土质分,有园花生和田花生之别,而以园花生居多。“南塘花生”果实色泽洁白、肉大味香、网络清晰、果型整齐,并且出仁率高、出油率高,有“珠豆”之美誉。
提起花生,真可谓全身都是宝啊!花生仁富含蛋白质、脂肪,并且多种营养素比较全面均衡,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高蛋白、高脂肪营养物质来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营养界专家首先发起对花生油、花生酱等花生制品的科学研究,发现其中含有降低胆固醇、有益心脑血管健康和抗衰老等功能因子。榨油后的“花生饼”,是一种良好的养殖饲料。花生藤更是一种压青回田的优质有机肥料。研究发现,花生根部的根瘤菌,固下了数量不菲的氮元素。
花生的吃法多种多样。日常生活中,邻里妯娌间吆喝拉扯着喝芝麻茶,炒花生和爆米花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把炒熟的花生装在玻璃瓶里藏起来,而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偷一小摄出来充饥。没办法呵,因为那时候物质很匮乏,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自然是“照单全收”,管他炒花生“上火”不“上火”。一直以来,不论是炒花生还是蒸花生,都是下酒的好佐料。
花生米熬猪骨头汤,更是家乡人的一道传统名菜。有时,还会在其中加入莲藕一起熬,熬熟后再撒入葱末或芹菜,别有一番风味。俗话说:“甘草和百味”;这句话引用到花生上也同样适合,变为:“花生和百味”。君不见,汕尾的餐桌上,花生焖秋瓜、花生焖丝瓜、花生焖通心菜、花生排骨煲等菜色比比皆是,花生仁与油鳗等多种鱼类一起煲的吃法也屡见不鲜。通常,花生与鱼类一起煲时,都要加入一些姜丝。
七月流火!“南塘花生”的收获时间,正好在公历的七月上、中旬。而这一时段恰恰与当地早稻收割的时间错开,有利于合理安排劳力,有利于抢收、抢种、抢插。通常,家乡花生的采收,都是在田园里将花生连根拔起,然后拉回村边的榕荫下采摘鲜果。到了这一环节,就称得上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了。
每到夏季、春花生的收获季节,南塘镇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花生的身影。据统计,南塘镇从事花生脱壳、选仁的作坊有60多家,年加工花生近4000吨,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国。而不少“急功近利”的小贩们,更是到家门口的“寨门头”吆喝着收购花生,真可谓是“服务到家”呵!
打自2011年开始,陆丰市跨越种养专业合作社跨进了“南塘花生”的生产经营领域,采取“合作社 银行 农户 基地”的模式,对“南塘花生”进行“包装”,提高品牌价值,扩展市场领域,增创经济效益。无疑,这将开创“南塘花生”生产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呵,“南塘花生”!家乡的特产,南塘的名牌,你将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小小智(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