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平潭往事

家乡区县: 福建省平潭县

————20年前的规划

时间回溯到1990年4月,习近平调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那时候,福州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全国各地群起竞争的城市里已经稍显落后,习近平到任后,立即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开展调研,深入基层寻策问计,精心谋划发展蓝图。

1992年3月,当时的福州市委提出了构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思路。当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福州市代表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3至5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改变港澳粤闽台南中国海区域内我们处于‘后排就座’的状况。现在我们组织了一个班子,准备做些深层次的探讨,研究20年后福州市将达到怎样一个发展水平。”

几经商榷,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并根据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精神,做了修订和完善。随后,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据此,福州市政府进一步修订了《福州市“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并经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在该规划中,平潭县被赋予的战略目标是“龙王滩旅游投资区”,因为解放后,平潭长期处在海防前沿,为“备战”,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工业生产几乎为零。当时谁也没料到的是,平潭这个小岛有朝一日会被举国关注。

————步步升级

2002年9月20日,平潭县第一中学建校90周年庆典时,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还发去贺信。
2009年7月,平潭正式建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年2月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2010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回福建考察,专程到平潭还听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汇报,对实验区的建设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实验区敢于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发展规划,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在2010年12月25日,全长4976米的平潭海峡大桥全线通车。
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13年7月,平潭获得了并行使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设立的“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级别为正厅级,统计数字还归福州市,但是福建省直管的省辖区,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

曾经的“龙王滩旅游投资区”步步升级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规划中,将依托海西经济区,与莆田、宁德等市联动发展,建立与台北、台中和高雄三大都市区紧密关系。小岛也从先前的“对台军演区”转变为“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福建省为此出台的政策有别于国内任何城市的惠台举措,其内容是“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核心点是“共同管理”,让人依稀见到类似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影子。
7月中旬,平潭封关运作,成为大陆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务院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七方面28条政策全面落地。十二五期间,平潭要完成投资2500亿元,“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

————百年树人

在平潭县林业局大院,有一棵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的大榕树,据平潭县林业局局长林庆兴说,这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亲手种下的。
时任县林业局副局长的杨业武记忆说:“种树的准确时间是1990年6月25日18时,树干直径10厘米,高度3至4米。”
张胜年是当年的平潭县委书记。他回忆说,习近平十分关心平潭的生态建设,履新福州不久,便来到平潭调研,视察了平潭的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提倡要绿化海岛,种树抗风,并在林业局大院的广场上亲自栽种了一棵榕树。

“当时平潭仍然遭受风沙和台风的侵犯,对防风护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潭作为全省的植树重点县,正在进行全民义务植树。”时任平潭县林业局局长的陈尚荣说,“习书记在听取了平潭造林情况汇报后,当场指示,平潭岛风大、沙多,造林难度大,要因地制宜,多选择树种,榕树树大根深,适应性强,有条件的地方就多种。”
陈尚荣说,当时习近平倡导种植榕树,平潭也普遍推广,种了几千棵榕树,从翠园公园到各个机关大院,都能看到榕树的影子。
而当年在县林业局大院种下的这棵小小榕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据县林业局初步测量,这棵榕树现在的胸径已经超过50厘米,高度近20米,冠幅也近20米。

20多年过去了,榕树这个树种在平潭岛生根发芽。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在环岛路、坛西大道等主干道的景观绿化中,榕树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树种,被广泛种植。
2014年7月22日,台风“麦德姆”登陆平潭,平潭海峡大桥封闭,平潭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这些榕树在强风暴雨中,经受住了考验。

杨娟娟(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