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简介

家乡区县: 九江市玉山县

      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上饶市,东界浙江省开化县、常山县、江山市,南接广丰县,西邻上饶县和信州区,北毗德兴市,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62公里,面积1728平方公里。历史上是赣浙闽三省的交通要冲,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总面积1728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全县辖11个镇、5个乡。

历史

      玉山建县已有1300余年历史。始建于公元695年,分衢州须江(今浙江省江山市)、常山和饶州弋阳三县之一部置县,隶江南道衢州。因境内有相传天帝遗玉而成的怀玉山而得名。

从建县至宋、元朝期间,玉山先后隶江南东道(路)信州、江浙行中书省。

至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漕运不便,随广信府改隶江西行省。

建县前,玉山现辖地域在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三国。

三国时,为吴国领地。

唐初,分属衢州常山、须江(今江山市)县和饶州弋阳县;证圣元年(695),分须江、常山与弋阳之一部署县,因地有武安山,名武安县,隶江南道衢州;神龙元年(705)改武安(武则天省“武”字)为玉山县。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县属信州路,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朝,洪武四年(1371),因隶江浙漕运不便,随广信府改隶江西行省;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下分道,县随府隶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

清朝(1644—1911),属江西省广信府。

民国38年(1949)5月解放至8月,县隶赣东北行政区;9月行政区撤销,改隶上饶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县仍隶上饶地区;1980年地区改为行政公署,县仍隶之;2000年10月撤销行政公署,改市辖县,玉山隶上饶市管辖。

气候

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具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有霜期短,随着季节的转换,西风带的进退,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玉山县年平均降水量18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31小时。

经济

玉山县实现了生产总值819965万元,玉山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108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7220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77542万元,全年财政支出166742万元。

 

无小千(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