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文化

家乡区县: 韶关市新丰县

一、文物普查

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部门曾于1958、1964年进行过2次文物普查,均取得一定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又于1984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2001年韶关市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其中1984年的文物普查,由于群众积极参与,普查力度较大,取得最为丰硕的成果。这次普查,在县内各镇共发现新石器时期至夏、商、周等远古时期人类活动遗址30多处,以及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古迹遗物一批,并出土远古时期的化石、石锛、石镞、石斧、石环、仿陶片、陶仿轮等30余件;战国至宋代的陶具、青铜器、古钱币以及明、清时期的古籍、字典等,其中青铜剑至今仍在广州博物馆展出。同时,发现确认了一批近、现代革命历史遗址遗物等。1984、2001年文物普查时,主要发现和确认了以下古迹文物:

西莲山寺:位于黄磜镇雪峒村西莲山,距县城20多公里。

九栋十八井:位于马头镇潭石村,整座宅院占地70余亩。

参军第:位于城西塘肚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55),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四周用砖石砌筑,是城西村陈氏先人陈登府所建,相传陈登府曾任参军,保护乾隆皇帝有功,皇帝赏赐其建起该宅院,所以称参军第。院内街巷交错有序,正中青石大门,门眉上用云石雕刻“参军第”三个大字,大门两侧各有方形石柱,柱上分别刻有“年升月升日升升升不已”、“天老地老人老老老长存”的对联。该建筑原占地近百亩,门前及两侧均有河池绿树,靠山是后花园,曾是一处显赫、豪华的园林式宅第,只是历经岁月风雨,宅内建筑大多已残破不堪,仅有外墙尚保存完好。[

流连(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