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省永丰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官拜枢密副使、副宰相,曾推动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上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领导北宋的古文运动,作品受推崇为古文典范,受中、日两国传诵,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及花谱撰作三方面,都是开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属当世最高领袖之一,在文学、史学、经学,俱有划时代的成就,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贡献。
郭汝霖
郭汝霖(1510年-1580年),字时望,号一厓,江西永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上《平倭十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正使前往琉球国,册封尚元王,馈金不受。官至南京太常寺卿。著有《石泉山房集》十卷。
聂豹
聂豹(1487年-1563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书、同进士出身。
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进士,授华亭县知县。嘉靖四年,拜为监察御史,巡按福建。后出任苏州府知府。丁忧除服后,补平阳府知府,训练乡勇抵御盗乱。受到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举荐,升任陕西副使,备兵潼关。后因言官弹劾其在平阳府战事失败,且大学士夏言厌恶,而逮捕下诏狱,此后落职归乡。嘉靖二十九年,京师被蒙古围困,礼部尚书徐阶为当时聂豹任华亭县知县时所取之士,遂为之讼冤,言其才可大用。世宗立即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赴任,升任兵部右侍郎,后转兵部左侍郎。仇鸾请调宣府、大同士兵入卫,聂豹则反对,称两镇部队宜镇守各自,宣府大同安定后,京师自然安定。仇鸾大怒。嘉靖三十一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未任即卒,于是以聂豹代任,其奏防秋事宜,并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批准。次年,蒙古入侵山西,击溃总兵官李涞部队,掠夺二十日后离去。总督苏祐反以大捷上报,被巡按御史毛鹏检举揭发,奏折下兵部。聂豹则赞同苏祐主张。此后进升太子少保。京师外城修建完成,晋升太子少傅。此后晋升太子太保。隆庆元年去世,赠少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