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马糊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太和县

 好吃的马糊

  记得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和好朋友去喝回民街马糊,朋友边喝边感慨说到“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姥爷就经常带我喝这家的马糊……”,话音刚落,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也说道“我小时候也经常喝……”,惊叹之余,面对手中这碗洁白如玉的马糊,瞬间有种“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的一网情深。
  后来,上大学、工作,能喝上一碗老回民街马糊成了一种奢望,但是味觉记忆里总有一张挥之不去的地图,寻着马糊的软糯绵香,黄豆的入口即化,找到老地方的老味道。
现在每次回太和总会提前约好三五朋友去老回民街喝马糊,马糊摊依然仅卖淡马糊,只有马糊和黄豆,没有过多的装饰,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马糊原香,每天下午三点开卖,仅卖四桶,卖完即止,晚去一会还真喝不到。朋友们各端一碗马糊,挤在一张小桌上,沿一个碗沿喝下去,马糊会整碗下降,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好像我们的青春一直都在。

咸淡麻糊总相宜

  咸麻糊和淡麻糊,一个色泽橙黄,一个颜色浓白,相互扶持,构成了阜阳麻糊的菜单,满足着这片土地上人们挑剔的口味。

  浓白粘稠的淡麻糊顶着煮得熟烂的黄豆被送上食客的手中,碗中央撒上的那抹绿色的菜头和芝麻给看似寡淡的淡麻糊以色彩。豆浆和米浆经过打磨、相互融合,口感绵软温润。

  磨豆浆的工具最好选用传统的石磨,因为青黑的石磨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豆浆的口味,只有人力的艰辛才能赋予豆浆以最纯正的口感。关于食材的选择,最好选取阜阳本地颗粒饱满的大黄豆,因为少了这些土生土长的黄豆,绝对做不出正宗、温润的淡麻糊。看似简单的绿菜头中也暗藏阜阳人关于时节的智慧,冬天放芹菜,夏天放豆角。清淡的淡麻糊是许多小孩和口味清淡的食客的心头好,舀一勺淡麻糊,挑几粒黄豆,加几粒豆角给炎热的夏季以清新和温软。

  相对淡麻糊而言,咸麻糊满足了“重口味”爱好者关于咸鲜的要求。看似一锅煮的咸麻糊,内里却有大学问。因为对于制作者而言,麻糊的咸度须拿捏得当,要做到恰到好处,咸一分或淡一分都影响咸麻糊的风味。

  一碗好的咸麻糊要在祖传配料的汤中加入黑芝麻、花生米、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先大火烹制,而后小火慢熬,花生、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在锅中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成这碗豪爽泼辣的舌尖美食,一碗好的咸麻糊的标准应是让食客既有嚼头又牙齿一碰即碎,绵软与坚硬的完美结合是咸麻糊的最高境界。

  欢迎大家来我的大太和来喝马糊哦,又便宜又好喝。现在每每想起那种味道,都很有种回到高中时的感觉。

流念(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