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家乡区县: 绛县

家乡区县: 廊坊市大城县

一、人物简介

      李莲英,原名英泰。河北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人,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是晚清一个著名的太监。李莲英在清官长达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贴身太监,也是有清一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宣统三年(1911年),李莲英因病而死,后葬于太监墓地北京阜成门外思济庄。  

 

二、人物背景

      李莲英的幼年时期,家道已经中升,他基本上是在一个小康之家度过了幼年时代。有人说他讨过饭;卖过苦菜,贩运过皮硝,当过流氓,坐过监狱等等,均无史实根据。李莲英一家,很迷信鬼神,每逢初一或十五,总要烧香摆供,跪在地上求助神灵保佑。逢年过节,更是要烧香磕头,从不间断。    李氏家族,自迁居大城以来,历经四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到了咸丰年间,已发展成五六十户人家。由于灾荒,战争等种种原因,家族中开始产生矛盾和出现分化,并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这时的李氏家族,已分成四支门派,李莲英家属第四门派后人。经过这次分化以后,有的在竞争中胜利了,便趁机发财,置买房屋、土地;有的在竞争中失败了,则变卖家产变得一贫如洗,贫富之间,有了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家因入不敷出,寅食卯粮难以糊口,只好迁徙外地,谋求新的生路。李莲英之父李玉,本来就有些积蓄,再加上北京又不断给以支持,便趁着族人乡民离家背井,逃难他乡,变卖房屋土地之机,没过几年功夫,就买了六七十亩土地,拴了一挂大车,盖了十几间瓦房。 

      李莲英在祖母的熏陶下,幼小的心灵里,把一个个传奇式的人物,都当成了自己效法的楷模,深深打上了做官发财得势的烙印。他入宫不久,祖母便病故了,李莲英到了晚年还常常提起祖母对他的教育和影响。到了光绪十一年,李莲英回籍迁移祖坟时,还专门给祖母立了碑,记述了他在幼年时期,祖母对他的教诲之情。 

三、李莲英家族

      家乡的产业,均由李莲英的叔祖李万升主持掌管。因其叔祖无子,又无侄子承嗣,待到李莲英的四弟升泰十五六岁时,均由北京回原籍,为其叔祖李万升承嗣。李莲英发迹以后,始建庄园,李升泰使成了庄园的主人,并沿袭了“永德堂”掌号,因李莲英六弟安泰早亡,便以升素三子福奎承嗣。李莲英自己也过继了四个儿子。后均获官职,并在北京建有外宅十几处之多。还在前门外廊坊头条开设了古玩店一座,在地安门外烟袋斜街开设“鑫园”澡堂一处。李莲英的父亲死于光绪四年,北京的买卖财产逐由其大哥偕同三弟、五弟共同管理。后来被人们称为“北京四大家族”。李升泰还在故里资助同乡,在白洋桥村开了四义局粮行、广德栈杂货铺。当时曾有民谣流传:“财神爷、摇钱树,不如当差的迈一步。”李莲英死后不久,清朝即亡,其侄孙等官职皆失,从此家道一落千丈,不到二三十年的功夫,所有财产,大部分被变卖耗尽。    

四、 首领大太监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连英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连英此时进宫刚满17年。 光绪五年,李连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连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连英31岁时,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清宫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连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五、影视形象

姜 文饰 李连英(《大太监李连英》,又名《李连英》)

罗青浩饰 李连英(《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

徐 明饰 李连英(《戏说慈禧》)

梁冠华饰 李连英(《戊戌风云》,又名《帝妃爱情》)

张艺谋饰 李连英(《大宅门》)

王 冲饰 李连英(《神医喜来乐》)

李永贵饰 李连英(《走向共和》)

武利平饰 李连英(《德龄公主》)

石小满饰 李连英(《苍穹之昴》)

黎耀祥饰 李连英(《大太监李连英》)

雷恪生饰 李连英(《日落紫禁城》)

黎耀祥 饰 李连英(《李连英传奇》TVB再拍)

巩汉林饰 李连英(《金字招牌》)

傅彪饰 李连英(《十三格格》)

曾 昂饰 李连英(《一生为奴》)

姗姗张(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