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师上头条——杜延庆老师

家乡区县: 西安市长安区

      所有的话都不及古人的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这位老师总是安静的做着他的本职工作,仔细的用他的知识滋润我们,丰富着我们。

                                                                                                                   ---致杜老师

      9月开始上营销课,新奇加有点忐忑,接地气的话就是怕挂科,因为杜师傅(杜延庆老师)有点严厉,每天都是任务,这与上了安逸四年的大学生活截然不同,参加比赛有一个周了,每天会被朋友圈,空间刷屏,各种求戳开,求转发,求评论,求顶的宣传语接踵而来,不时夹杂笑脸相迎,貌似不戳开链接表示“朕已阅”都不能代表你俩关系很铁。然后不小心手抖一下点赞成功。恭喜你,成功使用朋友圈进行营销,不可否认,人际圈可成为网络营销的推力,我却认为这不太公平,原本可以按个人观点或者个人营销策略增值的比赛被活脱脱做成了求赞求转发式的病毒式侵袭,张力很强,却不足以成为能量。做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用求,可能触动阅者某块神经会自发转载宣传,那是一种能量,也是营销的一种吸引力。观点是有一群体共同认同才会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各抒己见,缺少自我思想的就很快被刷到话题末端,很公平也很励志。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已经不是刷微博了,先看看网络营销AR值有木有提升,观点有木有被评论,害怕这是个任务却已经当成了任务,很悲哀。当成一种兴趣便会养成习惯,当成任务便会变成强迫。
      10月时候,营销秀不再是一种任务,因为营销课程不只是有趣,很锻炼,杜师傅分析各种网营例子,同时又得案例研究,当然不能做阿里或者京东,太成功了。接近生活的,黄太吉煎饼屋(陕西的)利用互联网将煎饼做的众所周知,而味道也就那样。又比如:他会把凤姐、芙蓉姐姐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人用专业分析,极具加透彻。而他态度严厉,做到任务现在的我们,不再是害怕挂科,而是做了这么久的营销,收获在哪里?
       11月,杜师傅又制订了新的任务,积极投入是他的口头禅,就像群里每天他都会鼓励大家,加油。记得他在课堂上曾经说过,他很敬佩的老师就是被学生当成偶像一样崇拜的老师,也很希望能够成为那样的老师,但是我想说,虽然您没有被我们像偶像一样崇拜着,但却以您自己的风格影响着我们,被我们像朋友一样看待着,您一直默默的把你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您也是一名成功的老师。

特别宠爱(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