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仗人势,火趁风势,脚踏马屎傍官势。
注:喻趋炎附势之徒。往往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横肠吊肚,门前拴马牯;直肠直肚,锅里无米煮。
注:喻心肝枭恶之人都过着富裕生活;老实之人却过着穷苦日子。说明世道之不公自古皆然。
△供人无人情,供狗识主人。
注:“供”即供养。喻“忘恩负义”之人,还不如狗之识亲。
△床头有箩糠,死后有人扛;床头有箩谷,死后有人哭。
注:喻一个人老了之后,要是有一定家财,就会有人关照。今天所说的“老了要有‘三老’——老本、老伴、老友”第一个“老本”就是指钱财。
△荒田无人耕,耕哩有人争。
注:耕荒田者首先要卖力开垦,懒者就不愿耕;有人开垦好了去耕时,却有人出面争了。此喻一心不劳而获之人。
△牛耕田,马食谷。
注:喻穷人辛苦,富人享福。
△一代做官,三代孤寒。
注:此指刚正廉明的清官。他们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代贫寒,四门无靠”。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贪官正好作鲜明的对照。
△朱门出阿斗,茅寮出状元。
注:“朱门富户”往往培养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知五谷从何来的“阿斗”;而穷苦之家却可能出德才兼备之人才。“自古英雄出草莱”此言不谬也。
△山中无老虎,猴哥称大王。
注:雄狮、猛虎、均称“兽中之王”,在无狮、虎之山,则猴子称王。此喻“在一个地方,如无最凶恶势力,则会由最狡猾者称王,猴子则属此类。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注:这是《增广贤文》中之一句。语意自明,很有现实意义。其根源出自“势利”思想。
△人无十足,卵无满笃。
注:喻一个人无十全十美。正如一个卵(蛋),表面看个个圆满,但其实内部都不是十足的“饱满”。古语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此理。
△再好良田有冇谷,再好草山有瘦牛。
注:喻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再好的田里也会长出冇谷穗,再好的草山也会养出有瘦牛。反过来,再坏的田也可能夺得丰收,再差的草山也可能养出健壮肥胖之牛。关键是“事在人为”,是掌握事物发展的人。
△鸭嬷难得鸬鹚嘴,鸬鹚难得鸭嬷毛。
注:此喻事物各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或说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鸭,毛不怕水,但嘴甲不如鸬鹚嘴;鸬鹚的嘴会抓鱼,但毛很怕水。这就是它们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人,也是这样的。长处与短处,往往并存互见。
△蔗就老来甜,姜就老来辣。
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此喻人愈老愈有经验,愈见真功夫。劝人要尊老敬老。
△蛇有蛇路,拐有拐路。
注:拐,客家话,指青蛙。蛇和青蛙都在田里活动,过后都会留下行迹。表面相似,但都有不同的“迹像”。此又喻人各有自己谋生的渠道或手段。
△无油难脱锅,无水难行船。
注:把“油”和“水”比作钱,都喻无钱办不成事。
△红梅做过青梅来,担竿做过竹笋来。
注:此喻自己是“过来人”。因为红梅是青梅变的,担竿是由竹笋变竹再变成担竿的。
△大漏漏唔长,小漏漏干塘。
注:这里以池塘、水库的漏洞比喻人的错误。漏大易发现,能及时堵住;小漏则不易发觉,等到漏久了,塘干了,才来补漏就迟了。对人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
△唔会撑船嫌溪曲,唔会行路怨路曲。
△屙屎唔出骂乌蝇,灶背跌倒赖灶神。
△鸡嬷多,懒生卵;薪臼多,懒洗碗。
注:客家话谓蛋为卵,媳妇为“薪臼”。“薪”指柴草,“臼”指舂米,均指家务。古谓媳妇管“薪臼”之事,故名。“萁帚”,亦谓“媳妇”,“萁”,指柴禾,“帚”指扫帚,亦指媳妇所负之家务也。
△朝里无人莫做官,厨下无人莫乱钻。
注:“朝里”指“政府内”。若朝里无自己人就不要做官,因为旧时政治腐败,官官相护,你若没“人”(指后台、靠山),再好也不会被重用;反之,再坏也有人包庇。古诗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正是此理。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qing_ting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52327632.html
我的新浪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u/2614103614
我的新浪微博首页:http://weibo.com/u/261410361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