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4月前诸暨将实施分级诊疗试点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这缓解看病难的医疗新模式,似乎离绍兴人并不遥远。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启动大会,部署各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后,首诊在社区报销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基层药物配备品种将扩充到800余种。
据悉,今年我市与温州一同被列为浙江省分级诊疗试点市,按照省政府要求,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9月份制定出台《绍兴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市级、越城区和柯桥区率先启动试点工作。明年4月前,各区、县(市)全面启动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随着医改深入推进,我市医疗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群众一病就往大医院跑的习惯,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而社区医院则病人较少,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分级诊疗,就是看病分级对待,常见病或者多发病,患者需要先到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诊;如是疑难、急危重症及复杂疾病,再由社区医院转诊到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由社区医生进行回访和追踪。分级诊疗能合理分流患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我市将陆续配套落实一系列工作举措。其中,最受市民关注的医保政策,将提高首诊在社区的报销比例。《方案》明确,自2015年1月起,市区城乡居民医保人员基层普通门诊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从目前的35%提高到50%(一个医保年度内累计起付线50元),一个医保年度内累计净报销限额提高到500元/人;市区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治疗的,医保报销起付线从400元降低到200元。
此外,从基层转诊到大医院,和直接到大医院就医的报销比例将拉开差距。根据《方案》,各区、县(市)参保人员跨区域就诊,须辖区内二甲或以上医院出具转诊意见书,方可按政策报销医疗费用;未经转诊自行到区域外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应在原有基础上下降5%。
为了让市民在基层看病更放心,我市在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中,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城市与基层资源共享,促进卫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和水平。按照部署,到2016年末,全市各区、县(市)每年至少建成1~2家医疗联合体。
除此之外,全面实施社区签约服务,不断提高基层首诊质量,扩大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到2014年末,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开展签约服务,签约对象总数达到80万人以上。
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少的问题一直是市民反映的焦点。对此,我市在推进分级诊疗中将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扩充到800余种。同时,允许有住院床位设置的最多可在原目录基础上再增加10%。对于医疗联合体单位,允许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上级医院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使大多数药品都能在基层医疗单位配到,方便群众就医、配药。

cactus(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