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博物馆

家乡区县: 莱西市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成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其展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以翔实的史料,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是进行旅游娱乐、文化交流的新景点。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于2001年为筹备青岛啤酒百年庆典而创意设计的,建馆小组在考察了美国、日本、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的一些国际大型啤酒集团的博物馆的基础上,集各家之所长,聘请欧洲著名设计师设计,融合东西方文化,突出了历史性、专业性。以国际性、前瞻性、和谐性和趣味性为基础,于2003年8月15日作为对青岛啤酒百年华诞之日的献礼落成开放。 青岛啤酒博物馆位于青岛市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厂内。展出面积6000多平方米,展馆充分利用百年德国建筑、设备,将百年青啤发展历程、百年青啤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作业区相连,投资近4000万元,是一座世界一流、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

903年,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就在这个地方开办了啤酒厂,起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年产量为2000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德国人的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珠式会社青岛工场”,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当时产品曾出口到西贡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啤酒厂,并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公司终于回到人民手中,并逐步恢复生机。
几十年来,青岛啤酒的产量一直相对较小。到1975年,年产量仅4万吨。改革开放后,青岛啤酒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后,青岛啤酒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年产量从1996年的30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370万吨,青岛啤酒以其强劲的实力雄霸中国的啤酒市场。
青啤的百年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反过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保障,又为青啤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无论德国人统治下,还是日本占领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青啤回归国有,都很重视企业发展,不断扩大规模。
当然,不同历史阶段所处的经济环境又是不一样的。德、日管理时期,青啤不可避免要为殖民统治服务,主要销售对象为其占领军和侨民,而不可能是中国的广大老百姓。消费歧视的存在,使当时的青岛啤酒成为一种对外的“贵族产品”。那段历史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啤成为国有企业,其产品开始面向广大消费者。然而,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了资源稀缺和产品垄断,青啤又成为一种对内的“贵族产品”和对外的换汇产品。青岛啤酒属于特供产品,产量比较小,只有通过批条子才能买到。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众依然无法消费到青岛啤酒,另一方面,企业也难以快速成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后,青啤开始真正地面向大众,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扩大规模。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募集的雄厚资金为今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以后,青啤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并购啤酒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制度,对青啤来说如鱼得水。
旅游信息
门票:人民币50元,免费品尝当日生产的浊酒、扎啤、赠送小食品。

孙月兰(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