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
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举行502次进士科考试,产生502个状元,其中有50个是福建人,福州府之人占了22个。科举资料记载,福州府“举进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全国闻名。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57年开连续3年福建省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福州作为省会城市,被誉为“高考红旗”。福州市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中心城区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4年全市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