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旅游政策

家乡区县: 潍坊市昌邑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障 为加强全市文化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昌邑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马跃启同志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旅游、文化等部门为成员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旅游和文化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调度。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昌邑市实际,近期,昌邑市拟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下步旅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昌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潍坊,对接青岛,充分利用两地以及山东半岛圈内的便利条件,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旅游主管、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战略,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各类旅游活动为载体,高标准打造旅游品牌,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强力度进行旅游推介。 从资源整合、设施构建、客源开发、政策巩固等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在增强内在竞争力的同时,争取省内其它旅游城市将旅游辐射半径延伸至昌邑市,树立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工作理念,逐步提升昌邑市在省内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塑造和谐、文明、绿色、自然的昌邑旅游新形象,努力开创全市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围绕上述思路,明确两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深入挖掘丝绸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通过文化展览、影视创作、产品开发,培强做大传统文化产业,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文化氛围。二是突出生态旅游主题,做好做活“绿”和“水”的文章,加快绿博园、潍河生态风光带、流青园、盐林海观光体验园、柽柳林自然生态旅游区等景区建设,连点成线,打造独具昌邑特色的70公里潍河旅游长廊。
三、制定产业规划,突出重点项目 聘请旅游规划专家和高资质专业规划机构,对昌邑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论证,编制了《昌邑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论证。通过科学规划、专业设计,建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使昌邑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具有远瞻性、科学性、长期性和可行性,做到了起点高、标准高,经得起发展和历史的检验。根据《总体规划》,我们规划建设六个方面的重点项目。 1、绿色乡村文化中心项目。依托绿博园,突出绿色乡村这一主题,对绿博园及周边范围进行科学规划,把绿博园打造成融吃、住、游、乐,集苗木展示交易、度假休闲、文化展览、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绿色乡村文化中心。 2、滨河商业娱乐休闲园。利用潍河生态风光带现有设施,进一步规划设计,建设集商业、文化、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带。 3、柽柳林自然生态旅游区。利用北部沿海资源优势,结合昌邑市加快实施北部沿海开发战略,依托昌邑市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保护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4、文山修学养生度假园。文山东临潍水,是毗邻昌邑主城区的制高点,山上植被茂密,温度湿度适宜,环境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整体上小强度开发,在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原始状态的前提下,依托此生态环境,开展养生旅游,为游客提供一个自然清新、内涵丰富、健康有益的活动空间。 5、文化青山访古旅游区。青山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融宗教文化、商业贸易于一体的青山庙会是其宝贵的民俗文化产物。规划建设青山古建筑群、青山湖、饮马泉广场、宗教旅游区等项目,使游客既可以在这里开展古树祭拜游和各类文娱活动,又能够评品小吃、畅游青山湖,享受美丽青山带来的无限乐趣。 6、山阳百年梨园生态观光园。园中树龄过千年的有十余棵,五百年以上的有数十棵,百年梨树更是数不胜数。利用山阳梨园百年梨树的历史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一批集饮食文化与游览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梨树品种大观园、梨木制品展示园、现代果品加工体验园、农乡田园餐厅等项目,形成“赏百年梨树、品梨花饺子”的旅游品牌,同时增加游客互动式体验项目,把农家乐品牌做深做实。

李小兵(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