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包头(六)——莜面

家乡区县: 包头市青山区

跟内地相比,地处西北的包头人在主食上,除了白面大米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莜面。但是,包头人都知道, 只是莜面不易消化,不宜多吃。民间谚语里也常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开水正好好”这样的说法。

莜面,学名“燕麦”,莜麦属“裸燕麦”,在北方地区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属塞北高寒农作物。盛产于内蒙古西部、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北方人家陈设简单,屋里一大半是炕,莜面在吃的时候,要先和成面,而最特别的是,得用开水和面。

莜面制品形式多种多样,最省力偷懒的,是用一个木制的压面机,包头此地人称之为“ 床”将面团挤压成许多条面条,这叫做“压合各”;讲究一点的,用手将莜面团在案板上搓成细细的面条,称之为“莜面鱼鱼”。这种鱼鱼,一般人一次只能用手搓一根,而最能干的主妇能两手同时操作,且一手能搓两三根鱼鱼。最常见的制作方法是做“莜面窝窝”:捏一小团莜面,在一块巴掌大,像搓衣板那样斜搁着的上釉陶板上用右手这么一推,左手拈起一揭,掀起一片薄薄的莜面片,然后就势在手指上绕成筒状,竖着立在笼屉的纱布上。接下来就是添水加柴,烧火猛蒸。当蒸笼中白烟升腾,屋中弥漫着莜面那特有的气味时,莜面就熟了。

包头人食用莜面有冷热两种,食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也可佐以热腾腾的羊肉汤。夹一筷子莜面,饱蘸汤料,细细咀嚼,美味无边。

相爱末央(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