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游

家乡区县: 天津南开区

天后宫
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坐落在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东,面向海河,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占地面积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是天津市区的著名宗教建筑,亦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妈祖庙之一。天后宫供奉的妈祖在海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开始在民间流传,后被官方承认并奏当朝,在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封为“顺济夫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晋封为“天妃”;后经历代多次晋封,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晋封为“天后”。天后宫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其中藏经阁、钟鼓楼和张仙阁系民国初重建,其余为明清建筑。每月逢一的宫前集,是天津最早的集市之一。娘娘会曾被乾隆封为皇会,既是文化活动,又是商贸旅游活动;1931年2月8日《益世报》载:天津市面最能表现旧历新年之征象者,盖无过于宫南宫北街。天后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来参观的都超过几十万人。
玉皇阁
坐落在古文化街东侧,建筑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很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年),属道教的道观。原建筑包括:山门、牌坊、大殿、配殿、钟鼓楼、六角亭、清虚阁。现唯清虚阁尚存,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两层。前檐下悬康熙四十年恭亲王所书“清虚阁”匾额。二层楼内有玉皇铜像1尊。外设栏杆,回廊环抱,可凭栏远眺。旧时每年九月初九日津人多把玉皇阁作为登高胜处,文人墨客多有诗作吟咏。清代雍正年间天津县丞恽源浚作《玉皇阁春望》云:海色通群象,晴云旦夕浮。高城千雉出,远渚一帆收。星散空陈迹,莺啼感昔游。津河芳树密,日暮起离愁。”诗人郭敬原《清虚阁九月登高》云:“蹑足飘摇百尺楼,危栏倚遍为迟留。海门渺渺清天外,帆影依依古渡头。岂有云山堪放眼,纵无风雨亦惊秋。独怜南北东西客,望断飞鸿起暮愁。”

一杯苏打(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