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文化

家乡区县: 江西省大余县

       近年来,大余县打好文化牌,拓展生态游,致力于发展以梅文化、牡丹亭文化、钨文化、理学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全新的姿态强势崛起在庾岭大地,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赞誉大余的神来之笔。大余是“先贤教化”的“儒雅之邦”,周敦颐、朱熹、文天祥、戚继光、王阳明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在此活动并留下数以千计的不朽诗篇。大余还是全省“旅游资源丰富县”和江西省24个重点旅游县之一,也是著名的“中国瑞香之乡”和“中国花木之乡”,全县拥有六大景区、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关驿道、灵岩古寺、丫山瀑布、河洞漂流、南安牡丹亭、雅丹沙漠城等128处景点景观各具特色,风光绝伦,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以“梅国之旅”为主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

       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正被“唤醒”,成为促进大余县文化旅游产业跨位发展的创意元素。2010年,大余县将旅游景区建设作为全县着力抓好的五大建设之一,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发展格局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项目招商”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大力挖掘梅文化、牡丹亭文化、钨文化内涵,打好“历史文化、生态养生、爱情民俗和工业体验”四张特色牌,加快旅游开发步伐,把旅游业打造成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该县成立了全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大余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成了《大余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大余县旅游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修编了梅关、丫山、牡丹亭三大重点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推出赣粤精品线路,加快与珠三角城市的景点线路对接,努力把大余建设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该县文史工作者加大了梅关景区历史古迹的挖掘整理力度。去年,由大余县旅游局上报的《关于呈报大余县梅关和古驿道保护规划立项申请书的请示》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正式批复,望梅阁、憩云亭、古驿站、庾将军祠等景点得到抢救性保护,陈毅隐蔽处、百亩梅园、青梅煮酒听山歌等景点得到全面开发。该县以《牡丹亭还魂记》故事的策源地为“卖点”,引进广东东莞天下粮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建设相关景点,组织专家学者出版了《牡丹亭探源》,倾力“唱响牡丹亭世界经典品牌,打造中国最纯美爱情圣地”。丫山景区则主推“山水风光、宗教名刹”这一主题,利用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2.6%和“九瀑九潭两洞一台”卧龙谷瀑布群落景观的优势,投资8000多万元,成功创建了赣州市首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并全力冲刺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还挖掘理学宗教文化,创建“中国传统文化养生基地”,一个以山水风光、宗教名刹为主题,景观特色鲜明,融探险娱乐、休闲赏景为一体的“江南小庐山”粗具规模,成为赣南生态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文化旅游模式在大余县逐步形成,梅关驿道怀古,牡丹亭赏花怡情,丫山品绿观瀑布”日渐红火,备受青睐。该县推出的“梅国之旅”、“大余生态之旅”和“农家乡村游”等几条精品旅游路线满足了游客回归田园生活、提升文化层次的渴望。

         江西大余AAAA是一个集天地灵气的地方,卧龙谷瀑布群、灵岩古寺、这些都是集聚了大余千年文化的地方。

黄斐(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