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
花都华严禅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20公里有“羊城卫星”之称的花都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明末清初对中国佛教文化颇有影响的番禺海云寺和丹霞山别传寺开法第一祖,岭南海云诗派、海云书派创始人,著名高僧天然和尚的故乡就在这里
1996年,应花都区佛教信众敦请,在当代禅门泰斗本焕老和尚的大力鼎承下,委派丹霞山别传寺首座兼监院印觉法师承担重建重任。2001年10月11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发文批准为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
数年来承蒙各级政府的关怀,各级佛协大德的指导,护法善士的相援,本寺筹建委员会本着“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僧才、以慈善温暖人心、以共修和谐社会”的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捐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征地150多亩,建成了华严万佛宝殿、天王殿、钟鼓楼、法堂、斋堂、方丈楼、藏经楼、讲堂等建筑,成为海内外信众学佛和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2005年成立了“华严寺慈善功德会”,在社会福利、助学救灾、敬老扶孤、放生等慈善活动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时值目前,华严寺主体建筑已经全面竣工,钟楼安放的大型青铜钟,重达万余斤,钟声洪亮悠远绵长。已投入使用的华严万佛宝殿,全部采用印尼进口红木波罗格,52根大石柱为福建惠安优质花岗岩,最大直径为0。6米,高8米。大殿内供万尊圣像,当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三尊,高6米,所有大小佛像均用紫铜铸造,面貌生动,栩栩如生。殿内壁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型活泼可爱,色彩艳丽多姿,置身其中,倍感法喜充满。殿外墙壁遍围用红木刻制的本焕长老血书字体《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整座大殿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