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风俗——盂 兰 节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农历七月十四日是盂兰节,俗称中元节,亦称鬼节。盂兰节的来历,始于自连救母的神话。据《盂兰盆经》所载,“阿罗汉”目连(佛的大弟子,神通广大)身入地狱,供养母亲,但所备的食物都给一些饿鬼抢吃光了,到不了母亲手上,后经佛祖指点,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建盂兰盆大会,会上撒放水饭供祀众鬼,其母亲才得以饱餐一顿。为此,民间每逢农历七月十四日夜,各家便在门口焚烧香烛,且必有米饭一碗,曰:“为鬼做生日”。但白云区有部分地方则相传,在这一天地府里无主的游魂野鬼都出来四处游荡,蚌湖的乡民过去每到这一天便在“积善堂”、“遇仙堂”等地举行“打醮”,做“盂兰会”,以超度先人及祭祀四处游荡的野鬼。

“打醮”前由工匠扎作体积庞大的高及庙门瓦檐的竹架、外涂色彩的“四大金刚”和马、虎等模型,摆设在庙门口,并在庙前的空地上搭竹棚,张贴写上善男信女姓名及捐金的红榜,一连数天由一群巫师穿着红色道袍,手敲法器进行法事活动;妇女则到庙内和“醮棚”焚香点烛膜拜,最后一天由巫师诵念红榜上善男信女的姓名及吉祥语,并带领主事者和善男信女进行游行,谓之“行香”;最后将摆设的纸人纸马等当众举行法事,全部焚烧;并分给签捐款项的善男信女每人一份猪肉、一双竹筷、一个瓦碗和两个棋子饼,就算功德完满。不搞大型祭鬼仪式的乡镇,各家各户就在自家门口点上一排香烛,烧衣撒饭和撒铜钱、龙眼等以祭游魂。这种迷信活动在抗日战争前是每年都举行的,抗日战争以后,循此习俗拜祭的便越来越少了。

hzcin(2014-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