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厝寮,隶属广东省普宁市占陇镇辖下行政村,在市区流沙东北方向9.8公里处,为镇区西北部、练江北岸、铁山下的小北山区。有王、翁等多个姓氏杂居,现全村人口约3000,村民多数出外经商务工,部分留守以农林为业。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潮式民居,有部分现代新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有耕地547亩,主种蔬菜、番薯、花生等作物。留守村民除了务农,有一半以上从事二、三产业。有个体企业十多家,主要生产家具、服装、砖瓦等。有小学一所、医疗站一个。是革命老区。小北公路从村前东西贯穿,厦深铁路于村东南经过。
同样的,经常有走小北公路往普宁东部占陇麒麟南径一带或更远,每次在沿途,都会对着路北铁山脚下的村落感到十分兴趣。这小北公路北面的村落大多都很漂亮,除了依山临水,传统的新老建筑群都很规整且大型。在经过林厝寮时候,该村的一座祠堂最有意思,祠前是阔埕,埕外是小北路,公路南面就是一个大池塘,如今在大池塘的南面还有一条厦深铁路横贯。在此,大概可以粗略了解到古人建寨那种藏锋聚水水的风水理念?或也就如此吧?当然,这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厦深铁路,对村落的风水来说,应该是有影响吧?至少深谙者会这么认为。
去林厝寮是8月23日上午,在走完了定厝寮、龙秋村之后,就来到这里。
林厝寮的主要聚落处于小北公路的北面,即铁山南麓,由中间三条村道大致可分为四块区域,村的老寨就位于中间东区,其西侧区域及本身前后则是仅次于老寨年代而建造的建筑群,而越往外延伸,建筑越新;村东西两片区域是新厝局,再往外延伸开始规划成楼房局。
林厝寮老寨坐北朝南,其内三街四座,左右后有三重寨包,前为一重,寨前正中设有一朝南寨门,门前是阳埕,埕外是新厝局。老寨内的房屋大多是下山虎,现已几无人居,缺乏修缮及岁月推移,不少建筑已经塌毁,或长满草木,不过格局尚为明朗清洗。寨内东南角有一座慈悲娘娘庙,有一民国风的单层小洋楼静庐,记得以前看过的书本有提及林厝寮村有不少华侨及在民国时有于汕头、上海等地从商者,在这样传统的寨围内看到如此西洋建筑,也在情在理。
老寨前的厝局有五街,原本设计可能是一个五壁连?中街主座是三间二进式的王氏祖祠,堂号槐泽?其三山门楼壁肚有清末揭阳举人王家光的联文,大概这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祠堂了。王氏祖祠东侧是林厝寮侨校,也即小学所在。老寨西有王氏祖祠树槐堂,是一座三间二进式的祠堂建筑,近年进行过重修,在其一旁还有一栋炮楼,祠前阳埕中还有口古井。老寨东侧区域的厝局中,有坐北朝南三间二进式的翁氏祖祠忠德堂,观其貌,是新建筑,不知是重建还是新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