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民俗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井陉县

每年正月各乡镇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迎接新年,欢歌载舞。井陉县城每年正月灯会,特别是正月十六,都举办井陉民俗文艺大汇演。
井陉民俗
每年正月各乡镇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迎接新年,欢歌载舞。井陉县城每年正月灯会,特别是正月十六,都举办井陉民俗文艺大汇演,现在已经十六届了,内容丰富,观众达到20万人,有井陉拉花、皇杠、秧歌、斗驴、高跷、武术、戏曲等。
井陉饮食
井陉饭食有其独特之处,其中井陉咸饭是粮菜混吃的传统方法,在百姓家里做法多样,在蒸煮过程中加入疙瘩饼、萝卜、北瓜、杂面、红薯等,味道香甜可口,除此之外,还粗粮细做,主要:菜饼、块垒、包甜饼、柿子饼、咸食、煎饼、抿絮、饸、菜团子、粘糕、水饭等,在炉具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井陉农村使用的蛤蟆炉,用粘土和稻草盘做。

井陉方言
词汇:
太阳: 称日头、爷爷儿、北部称老爷儿,西部称太阳爷儿;
月亮:称月儿和月儿佛佛;
阳光:称阳婆儿
打雷:响忽雷
昨天:夜来、夜儿个
清晨:早起 天光 晚上:黑呀
好钻牛角尖的人称: 死鸡头
吝啬鬼称干蒜皮,蜗牛称牛牛哥
民间艺术:
花会:
井陉县民间艺术形式繁多,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民国初期最负有盛名的是:固底、庄旺、南正的“拉花”,良都斗火龙洛阳的社火,北关的狮子舞,秀林的跑马灯,测鱼、长岗的跑灯,三水滋的跑旱船,蔡庄的龟驮碑,西方岭的打场,孙庄的舞高桥,栾庄、小寨的耍叉,赵庄岭的抬杠,还有跑驴、抬皇岗、二鬼抱跌、扭秧歌等。
彩灯:
彩灯是民间的一种艺术品。井陉很早就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藉用花灯来反映乡村的精神面貌。每年正月十五,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放焰火观龙灯。小作、测鱼、长岗、罗庄等村还进行“跑黄河”、“摆马阵”等多种赏灯游艺。
面塑:
面塑,以面粉调色为泥,捏制而成。逢年过节,捏制出龟驮碑、蛇盘兔、猪羊冥食、寿桃鲜果等面塑制品来敬天地、泣鬼神,以此作为求神拜佛的封建礼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些习俗被保留下来,但早已淡化了封建迷信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吉祥和喜庆,保佑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在节庆日更是热闹,花样繁多,有花鸟虫鱼、八仙过海、人物、四大名著等,形态逼真,颜色鲜艳。
井陉戏曲
井陉戏曲流派较多,剧目繁荣,传统剧种有晋剧、丝弦、河北梆子、豫剧、评剧、京剧、秧歌等。井陉是有名的“戏窝子”,村村都有戏班子,主要戏种以晋剧(山西梆子)为主,于清代传入,后逐步兴盛。

 

阳光照耀旧时光(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