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最新经济文化

家乡区县: 廊坊霸州市

     海关统计,2014年1至9月份我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1798.5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7890.4万美元,进口总额23908.1万美元。按照出口额计算,我市在全省20个扩权县(市)中排名第一。 据了解,我市主要进口企业为前进钢铁公司,前9个月进口额为23458万美元,同比增长34.96%,占全市进口额的98.12%,位列河北省企业进口额排名第17名。    出口方面,钢木家具出口占据主要位置,据统计,有对外贸易的67家

“文化是什么?在咱们霸州,文化就是唱戏吟诗赏书画。”河北霸州市岔河集乡农民书法协会主席高恩深说,在他们这些庄户人看来,文化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看得见也摸得着”。

这是霸州市十几年来坚持不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制建设的成果。在这里,文化已经渗入到每个百姓的生活中。

“文化”要靠政府推动

霸州市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很快。多年来,霸州市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河北省名列前十,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市。但霸州人并没有沾沾自喜。“在京津冀都市圈,要发展经济不是难事。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靠文化。而文化只能靠长时间的积淀,如果不靠政府推动,不靠社会文化体系带动,文化必然是一个缺项。”霸州市委书记杨杰说,“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老百姓也对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和希望。霸州有千年的历史积淀,这正是我们的优势。”

2005年,霸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首次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到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将“建设文化名城”与“争创经济强市”、“打造和谐霸州”共同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

霸州先后制定了《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专题规划,成为河北省首个就文化事业发展专题制定五年规划的县级市。

围绕这一规划,霸州市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硬指标”,先后建起李少春大剧院、华夏民间收藏馆、益津书院等一批标志性精品文化工程。其中,李少春大剧院是国内首家由地方投资兴建的京剧名家纪念馆。华夏民间收藏馆则被国务院命名为“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成为河北省首个以国家级称号命名的文化场馆。

家具生产企业出口额为28977万美元,同比增长52%,占全市出口额的60.5%。

陈刚(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