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国六大经济特区之一,全国著名侨乡,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 ,为粤东和闽西南出海的门户。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汕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主要成就
汕头经济特区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9] ,从1.6平方公里起步,1984年11月扩大到52.6平方公里,1991年11月再次扩大到234平方公里。特区自创办以来,在一片荒滩上起步,靠解放思想开拓,靠艰苦创业拼搏,取得巨大成绩,规模日益壮大,不断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经济实力增强。2009年汕头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116.51亿元,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汕头专利申请量居全省地级市第四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件,国家免检产品3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8件;全国驰名商标12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31件,驰(著)名商标约占全省总数的10%,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438%;万元GDP能耗为0.6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38%,位列广东省第四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