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

家乡区县: 广州市越秀区

中山纪念堂,主要用来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我国多地都有同名建筑。如: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高州市中山纪念堂、梧州市中山纪念堂、北京市中山纪念堂和惠州市中山纪念堂等。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原是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1928年由李济深组织筹建,1929年1月动工,经陈济棠在经费上鼎力支持,终于1931年10月落成,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风格与近代西洋平面设计手法结合,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建筑面积为3700平方米,高49米,四面为4个重檐歇山抱厦,拱托中央八角攒尖式巨顶。白色花岗岩石为基座和台阶,淡青色大理石为墙裙、乳黄色贴面砖为墙身,紫红色水磨大柱上盖宝蓝色琉璃瓦顶,层叠舒卷,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前檐下横匾高悬孙中山手“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
纪念堂内部结构异常坚固,全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大堂内空间极大,舞台前上、下两层有4729个席位,而中无一柱遮挡,全由隐蔽在墙壁间的八根大柱支撑,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堂内采光通透,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并有11个门口,进出方便。舞台宽阔,可作大型会议和艺术演出。堂外三面为宽阔石阶,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一对花岗岩雕成的云鹤华表,耸立其中,显得格外雄伟和庄严;四周红棉高屹,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坊。整个中山纪念堂占地6公顷。

位于广西梧州市中山公园内,民国10—11年(1921—1922年)孙中山曾3次到梧州从事革命活动,发表重要演讲,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北伐工作。孙中山逝世后,梧州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李济深的倡议下,筹建中山纪念堂。于1927年夏动土施工,1929年10月落成,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1630平方米,建筑的平面呈“中”字形,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洋教堂式相结合的建筑理念设计,这与孙中山先生博采世界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胸襟相吻合。
历史发展
中山纪念堂于 1930年建成后,梧州市市政厅把纪念堂作为市政活动的会场,每年的“纪念周”和一些重要会议,群众集会,戏剧演出、电影晚会都在纪念堂举行,当年:“七君子”的邹韬奋、沙千里、史良和文化界知名人士钱俊瑞、沈慈九等人先后在纪念堂作过抗战形势报告,梧州救国话剧社、梧州八一三剧团、苍梧儿童救亡团、驻梧广西学生经常以纪念堂为剧场,演出抗战救亡话剧,对推动梧州人民抗日运动的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1981年8月梧州中山纪念堂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梧州中山纪念堂具有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特色,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是参观游览胜地。
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屹立一尊孙中山铜像。广场至山脚有宽 5 米、长 300 米共 300余级台阶,拾级而上,更体现了中山纪念堂的宏伟气势,庄严肃穆。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经历了 70 多年的历史,依然不失当年的风貌,它以特殊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宏伟的外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和瞻仰,已成为梧州不可多得的文物旅游景点。
10 多年来,许多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人士慕名前来参观。梧州市也曾先后于 1981 年、 1986 年、 1999 年在中山纪念堂举办纪念辛亥革命70 周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20 周年的盛大活动,美国、新加坡、港澳及各方面的贵宾前来参加港澳及国内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报道。
1999年又成功举办了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港、澳、台及国内知名人士参加了会议。这一系列活动对统战工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现在的梧州中山纪念堂已成为统战和“三胞”联谊活动的场所,保护梧州中山纪念堂对研究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研究20 世纪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著作有重大的意义。

星yaocxy(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