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经济

家乡区县: 武陟县

焦作:实现经济大转型

省委七届五次全会过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到焦作调研。他们要求焦作率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走在中原城市群前列,为全省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话语殷殷,令焦作市的领导者热血沸腾,更令全体市民深感责任重大。

焦作人有信心完成这一使命。数年前,焦作万方铝业与美国爱依斯发电公司合资组建

的电厂扩建项目新近投入运营。有记者问美方投资人,为什么会选择在焦作这个内陆城市投资办厂?美方投资人称,他看中的是焦作的发展潜力。记者又问,谈判为什么历经多年才拍板?这位老外风趣地说,经济合作也像谈恋爱一样,谈的时间越长,越发现对方有魅力,这样的婚姻基础最牢固。

如今的焦作,确实魅力无限。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和在建项目引进资金61.35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0.6亿元,省外资金36.8亿元,已建和在建的超亿元以上项目14个,已签合同和协议项目55个,正在洽谈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有55个,预计总投资超90亿元。前来投资的,不乏世界500强企业。

焦作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出于摆脱对煤炭资源依赖这一考虑,焦作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至目前,全市已拥有电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采选等37个行业大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200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3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4%,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省委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三化”建设的决议,使焦作奋斗的目标更明确了。市委决定,焦作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在坚持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的基础上,提前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导向的转型,是焦作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在太行之麓、黄河之滨,今天的焦作人正坚定不移地沿着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阔步前进。

让农业担负起“富市”的使命。焦作正按照“北山、中川、南滩”的格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主导品种,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区域化特色农业。北部山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林果规模种植;南部滩区通过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加快林业的发展;中部平原地区则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建设优质、高效、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区域化种植格局。畜牧业已步上规模化饲养的路子,正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今年上半年,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46.5%。全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加工、四大怀药加工、皮毛皮革加工和林纸加工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构建大工业格局,建设“工业强市”。铝工业原本不是焦作的优势,但为了把铝工业做大做强,焦作市投入巨资,实施了强化烧结法氧化铝、280KA槽电解铝等一批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使铝工业的优势地位很快凸现出来。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分别达到70.5万吨和15万吨,铝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14.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全市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各种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了一批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全市18户重点骨干企业的年销售收入绝大多数都较5年前翻了一番。目前,18户重点骨干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9%,实现利税占全市工业企业的36.9%。市里计划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中州企业、万方集团、轮胎集团、焦煤集团、化电集团等建成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到50亿元的企业,把焦钢公司、雪莲集团、制动器集团等建成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到30亿元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发展的方向,焦作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机电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先后引进开发了单晶铜、丙烯酰胺、纳米氧化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29家和104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7%。建设“旅游名市”。近年来,焦作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富市向旅游规模大市、由旅游规模大市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两次跨越,现正迈步向旅游名市跨越。这座昔日到处开山挖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资源型城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正雄起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2001年至目前,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等主要指标都以三位数的速度递增,旅游黄金周各景区接待游客数、门票收入、旅游综合收入额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今年十一“黄金周”,焦作云台山的旅游门票收入一跃位居全国第二!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焦作处于大山大水之间,为城市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空间。焦作市开展了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以绿色建设为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美化活动,昔日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太行山变成了树木葱茏、四季常青的绿色屏障和城市后花园。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2018.9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362.6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和44.1%。新建城区水体景观、音乐喷泉、雕塑亭台40余处,形成了中心城区的绿色园林特色。城市框架逐渐拉大;西南部的沁阳、孟州、温县、武陟4个县市,也将通过高等级公路与中心城市连通,形成拱围之势,进而把焦作整个行政区域建设成为豫西北的城市群。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随着焦郑、焦晋高速公路的建成,加之旅游业的拉动,焦作市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全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促进商贸业的大发展,近期将建成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

建设连接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城市。焦作近年来公路建设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基本解决了制约城市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随着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焦作公路交通在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地位,日益显要。目前焦作正致力于建设完善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一、二级公路为基础,一般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可东接京珠高速公路、西连太澳高速公路、南通连霍高速公路、北达太旧高速公路,辐射西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16个省、直辖市,最终使焦作成为南北通衢、东西贯通的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行进在今日焦作的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缅怀覃怀故郡的悠久历史,追思竹林七贤及李商隐的豪迈情怀,你会觉得,今天的焦作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在党的十六大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指引下,焦作的“三化”建设必定蒸蒸日上。我们为触摸到了中原城市群强有力的脉搏而兴奋异常!②10记者感言焦作,昔日的煤城,如凤凰涅、虫蛹化蝶,与时俱进,一跃而成为发达的工业城、科技城、园林城、旅游城,这让每一个熟悉焦作发展史的人,都无比振奋!焦作的嬗变,展示了城镇化一条有特殊意义的蹊径———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一旦资源枯竭,将何去何从。在我省,乃至全国,焦作以科技为先导,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圭臬,以优化环境、挖掘潜力、再造资源、对外开放为着力点的快速发展之路,都有值得学习的价值。焦作找到今天的道路,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说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进入自由的阶段,焦作人就可以沿着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道路一往无前了。而有心借鉴焦作做法的人们,也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了。


小点点(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