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凝心聚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家乡区县: 晋中市 榆次区

化“三个推进”,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全部指标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  致力“三个提升”,壮大新型工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筹建国家级液压质检中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道路、管网、防洪排水等配套工程。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

围绕“五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产业以“稳总产”为重点,播种粮食50.12万亩,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达到31万亩;蔬菜产业以“抓设施”为重点,新发展蔬菜温室大棚4000余亩,创建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20个;干鲜果产业以“建廊带”为重点,完善庄子—北田“三横一纵”6万亩水果廊带,新栽植苹果8500亩、核桃2000亩;畜牧产业以“建园区”为重点,推进10个标准化养殖园区;苗木产业以“树龙头”为重点,依托康培等龙头企业,新发展苗木2万亩。

实施“四大工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市区共建工程,积极配合“三馆建设”等37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大西铁路站前广场、通站路续建、蕴华街西延等项目征拆任务。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度投资43.3亿元的16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三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城乡清洁工程,集中清理整治国省干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垃圾4万余方。

突出“三个重点”,保障民生改善。突出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64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42、17.94万人。突出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方面,投资5亿元新建经纬小学、羊毫街小学、蕴华街中学,以及三幼、五幼、朱村等11所幼儿园;卫生方面,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交通方面,铺开乌金山旅游消防专用通道、源涡—东墕公路,实施100公里的县、乡、村路改造。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巩固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打造北山、庆城、潇河、北田庄子四大生态板块,完成造林3.97万亩、植树350万株、通道绿化52公里。

狠抓三项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文风会风,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由366项压缩到98项,上半年全区会议、文件同比减少了32.7%、25%,政府行政效能有效提高,促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四季度,榆次区将瞄准首位发展目标,积极作为,在赶超发展上谋突破。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量化目标,确保如期完成全年任务。重点加快华润怡宝、省化工研究院等在谈项目洽谈进度,争取尽快签约落地。

强化市区共建意识,在统筹城乡上求实效。全力完成市区共建工程,做好锦纶路改建等市政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征地、拆迁配合工作。通过小南庄、聂店、聂村等整村改造,完善高校园区生活、商业配套。加快城镇化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规划“五规融合”。完善以水、电、路、气、暖为重点的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增加对周边农村辐射吸纳能力。加快聂村、小南庄、郭家堡等村的撤村转居等工作。

优化发展环境,在转变作风中促发展。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整治“吃拿卡要”,严厉查处涉及项目、民生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审批环节,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收费,严格执行企业“宁静生产日”相关规定,减轻企业负担。努力破解瓶颈,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依托“助保贷”、“园区贷”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用足用活用好相关土地政策,建立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采取依法无偿收回、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办法,保障项目用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出实招。工业上,坚持集群发展的理念,巩固液压、纺机集群龙头地位,加快经纬纺机多元化发展步伐,加速博世通、海洋、榆航等民营液压企业投产进度,带动全区装备制造行业上档升级。农业上,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两个转变”,重点打造50个标准化园区,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规划源涡—张胡为轴线的生态观光走廊,打造全省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的首选地,实现由生产基地型向都市休闲型转变。服务业上,在加快太铁、中储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同时,鼓励区域内装备制造、冶金、食品等主导行业,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专业物流服务,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海的女儿(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