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岭古墓群 ——其位于榆次老城东和东北,东至源涡村西的猪头坟,西至北山路,北至王胡村北,南至潇河树林,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公里。墓群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春秋、战国、秦、汉墓;中层为唐、宋墓;上层为明、清、近代墓,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其占地面积之大、跨越年代之长,为国内所罕见。
1986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墓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共发掘上自春秋、下迄明清古墓葬2000余座,出土文物近万件国,计有春秋陶鬲、战国青铜剑、陶制品、鼎壶、篆刻、铜印章、春秋贝币、战国刀币、汉代五珠钱、唐代墓志、骨器、玛瑙、彩陶等。
西河石窟:位于庄子乡西河村东500米处,在东北临河的半山腰上开凿有大、小两个石窟,内有造像13尊,风化严重,属唐代造像。
幽冥洞 :位于大洪山,原洞内塑有14尊神像,现残存10尊,其中3尊完整,属宋代造像。
关帝庙壁画 :位于北田镇南田村关帝庙,属清代壁画,保存完整。内容绘制了关羽的生平、传奇,形象生动。
长庆寺壁画 :位于修文镇中郝村长庆寺,东、西配殿有清乾隆时期壁画,保存较完整。内容主要为十殿阎君、四大菩萨等,辅助内容为梅兰竹菊、文人雅士图等,形象生动。
清虚阁:位于榆次区南关,俗称南阁,原名玉皇阁。1469年(明成化五年)建,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榆次知县史记事更名为清虚阁。1916年(民国5年)、1952年、1982年和1990年均有修缮。1989年,由榆次市政府拨款60万元重修扩建,1990年竣二正。1999年被世界文化历史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2000年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历史建筑之一。阁系纯木质结构,坐南朝北,独立街心,二层楼、三重檐,十字歇山顶。高25米,长12.8米,宽12.4米,占地面积158.72平方米。底部由36根木柱支撑,四面行人畅通。底层顶部斗拱环向重叠,成“八卦穿顶”。四层斗拱层层叠叠,共784个,圆木板上还雕刻有二龙戏珠图案。楼脊顶端有两条神气活现的琉璃盘龙。上下两层12个飞檐挑角挂有风铎。殿顶覆以黄绿色琉璃瓦。构思奇巧,宏伟壮观。
榆次城隍庙:其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并受到联合国的捐款修缮。城隍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庙内主殿建筑结构精巧细致。主殿前有玄鉴一座,高达25米,颇为壮观,1999年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城隍庙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抵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茗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大乘寺: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因存放大藏经而得名,是历史上榆次古城的重要佛教文化活动场所。现在大乘寺修复工程已经启动,乘寺规划占地80亩,核心工程主要有:佛教寺院建筑群、宿舍大楼、教学楼等寺庙建筑,其中山门、文殊殿、大雄宝殿主体已完工,初现了大乘寺原有宗教文化的历史风貌。
张庆寺庙:张庆乡有史近千年,共建过大小寺庙百余处,现存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始建于宋末祥符年间的《东岳庙》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系一处保存完整的农村戏庙院古建筑,至今香火不断,人气旺盛。晋商画卷中的张庆更可谓风光无限,茶商大贾康家蜚声三誉晋,通美通欧大实业家宋氏享誉全国。张庆境内保存较完整的深宅大院随处可见,不少寺庙殿堂又再现了昔日的辉煌,见证着古朴名乡的无比荣耀。
榆次新旧石器遗址共计15座:
大发古文化遗址:位于东赵火车站以东1公里处的大发村石虎湾,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81年发现。主要有燧石,其次是石英石和蛋白石,体积大多为3立方厘米左右。出土石片300余件,石核100余件,骨器10余件,骨片30件,形似匕首的胫骨尖状器1件。
贾鱼沟古文化遗址 :位于长凝镇西长凝村附近的涂河南岸,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旧石器制品四类,一类为石核,共6件,其中一件为灰岩质,其余为粗砂岩质,形状不规则;一类为石片,共31件,其中粗砂岩质21件、灰岩质7件、火石质2件、石英岩质1件;一类为石器,共6件,均为刮削器,其中直刃刮削器4件,凸刃刮削器1件,凹刃刮削器1件;一类为碎石片和烧骨若干片。在石制品同一层位中,还发现了许多碎骨片和红褐色、焦黑色烧骨以及被火烧过的土块。
柏林头古文化遗址: 位于什贴镇柏林头村西,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占地面积长、宽各350米,出土文物有石斧、彩陶、灰陶、玉瑗和骨器等。
郭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东赵乡郭村与李墕间的石太铁路旁,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绳纹红陶和灰陶。
东赵古文化遗址:位于东赵乡东赵村,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
福堂古文化遗址:位于北田镇福堂村村南之道场沟,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占地16亩左右,出土文物有鬲足、平底器、石刀等。
下丁里古文化遗址:位于东阳镇下丁里村苹果园“盆盆窑”地,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红陶、灰陶。
北合流古文化遗址:位于郭家堡乡北合流村,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占地长宽各200米,出土文物有灰、红、彩陶。
东郝村古文化遗址:位于修文镇东郝村,属仰韶文化遗址,东西宽70米,南为断面,北为耕地,出土文物有灰陶、彩陶。
小南庄古文化遗址:位于北田镇小南庄,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西宽350米,南北长500米,出土文物有灰陶、彩陶、石刀、鬲足等。
流村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流村至沛霖乡峪头村一带,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红陶、灰陶、彩陶。
北后沟古文化遗址: 位于乌金山镇北后沟村村东半坡上,出土文物有古陶窑、灰陶片等。
源涡古文化遗址:位于郭家堡乡源涡村村东龙王堂东100米处,属新石器时期高利货遗址,出土文物有红陶、灰陶。
四甲坪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龙王山(乌金山),东西宽1500米,南北长2000米,属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红陶、彩陶。
西左付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西左付村南约150米处,残存面积约8000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褐陶、灰陶等。
榆次境内国家级、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多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