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

家乡区县: 广州市越秀区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

  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沙面原名“拾翠洲”,在一八五九年以前原是与六二三路相连的一块沙洲。这里曾是渔民小艇聚居之地。沙面岛上绿化较好,有古树150多株,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源。

  1984年10月,在古树名木鉴定中,沙面占102株:其中细叶榕77株,樟树25株。有100株树龄在百年以上,仅两株为80年。树龄最长的是300年以上一株,200年以上一株,其余为80~100年;胸径最大165厘米,最小50厘米,100厘米胸径的达49株。这些古树分列在沙面北街的49株,沙面南街的20株,其余分布在现沙面公园内及北边,沙面大街和沙面岛东、西端。树龄300年以上的那株古樟则位于沙面南街东端。

主要景点:1.苏联领事馆 2.露德天主教圣母堂 3.海关馆舍4.英国雪厂

曾荣(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