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第一慈善家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在广东省湛江雷州市,83岁的老共产党员陈光保每年捐出农场收益济困助学,目前已捐资1300多万。他说:“我不会给子女留一分钱,要把所有收入全部用于重教奖学”。


   陈光保同志主政雷州30年,最后从湛江市政协主席的岗位上离休。在雷州,人人都亲切地尊称他“保伯”。“保伯”是位远近闻名的改革风云人物,改革开放之初,曾斗胆支持“广东省包产到户第一村”先行先试,人称“血性县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任的陈光保以一个共产党人的灼灼党性和无私奉献精神被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誉为“雷州牛”;“保伯”离休后,承包4700亩荒地,让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山”,带动周边群众劳动致富。如今,这头“雷州牛”本色不改,尽管已80高龄,身体残疾,但坐在轮椅上的他依然执着地耕耘在雷州大地上,正像他以诗言志:“老牛病残仍挂轭,日夜奋蹄献余生。”近几年来,一贯重视教育的保伯省吃俭用,将自己农场的收益、离休金、子女给的赡养费和卖掉自己在湛江市区房子的资金共200多万元,捐献出来奖教助学。他还将农场更名为“重教助学基金会农场”,将每年所有收益奖励优秀学子、教师。保伯的事迹温暖了无数的学子,感动了红土地上的人们,在雷州大地上营造了更为浓厚的重教兴学氛围。

死后不留一分钱  “裸捐”千万重教奖学


   1995年,从湛江市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第二年,陈光保没有选择在城市颐养天年,而是带着老伴到雷州半岛承包了4700亩荒山开办农场。然而,前10年的苦心经营并未迎来丰收。由于遭受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农场年年亏损,陈光保由此背上1000万元债务。
光保没有轻言放弃。他重新调整生产布局,改种甘蔗、香蕉、辣椒等混合农作物。2004年,农场终于扭亏为营。


  在2010年的雷州学习颁奖大会上,陈光保将他的农场改为“重教助学基金会农场”,并当众宣布“今后农场的收入全部用来重教奖学,每年不少于100万元”。


  “我们家三代长工,祖父都没留下财产,为什么我要留?我的战友20多岁就牺牲了,我两次逃生已经活到80多岁,我再捞钱怎么对得起战友?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够留钱?”陈光保说,“如果给子女留钱,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耻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陈光保个人已累计捐资1330万元,其中1030万元用于重教奖学,其余的用于救助附近贫困村民。

  “读书太重要了,既可以开阔视野,又能提升发展技能。”他说,“水利、农业都需要人才,国家没有人才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坚决不干“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事


  1964年,33岁的陈光保任海康县(今广东省雷州市)县长;1983年出任海康县委书记、湛江市委常委。

  1984年春节,陈光保在自家门口贴出一副春联:“送礼可耻、受礼有罪”,横批“端正党风”。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不准收礼”是陈家家规之一。


  在陈光保看来,“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严防“夫荣妻贵”“父荣子贵”,并以身作则,带头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干“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事情。


   1985年,雷城糖厂扩建,要招收100名新工人。消息传开后,不少领导干部趁机安排子女或解决亲属的“农转非”问题。当这份招工名单交给陈光保过目签批时,他发现100个招工名额中,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占了一半以上。他在方案上怒批“腐败”二字退回给了县劳动局。


  在陈光保的案头上,放着一本他创作的《好官坏官歌》。只要有官员探望,他就会把这本书当作礼物相送。这本歌集告诫后辈,“坏官二十害”,“坏官臭万年”。坏官名录则从建国初的刘青山、张子善,一直唱到近年下台的王华元、陈绍基。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我没有谋私的权力。”陈光保说,“如果一把手都利用职权谋利,以权谋私,就会带头扭曲整个官场政治生态。”

“终生待在这里,守望这片红土地”


  陈光保不仅为村民修建了水泥道路等基础设施,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种植、灌溉技术。现在一亩地可以收入20000元,不少外来务工者都愿意跟随他一起搞承包,建设美丽幸福乡村。近年来,陈光保在周边的六个村,出资修建了20公里水泥路,自费打深井100多口,解决了这6个村的抗旱问题。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修建了5个饮水水塔,为六个村的农民铺设自来水管,解决饮水问题。
东里镇东寮村的孤寡老人张大娘解放前曾掩护过游击队员。陈光保牢记这位大娘的功绩,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她30年,直到老人去世。调风镇一名协警抓小偷被误伤,陈光保送去6000元见义勇为奖励金。每年他都会拿出5万元资助周边6个村子的200多位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逢年过节还会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


  陈光保赢得了村民爱戴。农场曾经遭遇窃贼偷电线,陈光保一个电话,调和村200多村民就赶来围捕;2009年,糖厂要停榨,农场还有200亩甘蔗没有收完,潭葛村自发来了300多名村民帮忙,2天内完成了收割,并坚决不收工钱。


  陈光保说:“老百姓是很质朴的,也是最明辨是非的。只有党员干部和群众心连心,群众才会爱护你、支持你。”


  看着80多岁的老父亲一人居住在二楼小屋,陈光保的子女害怕他孤单,希望能接他回城里居住,不过陈光保说:“离开群众心里憋得慌,我要终生待在这里,守望这片红土地。”


  “我死后不要土葬,一定要火化,要把我和你母亲的骨灰一起洒进雷州的母亲河,流到大海去,不占国家一寸土地。”他说。

 

关于·About
能力秀主页地址:http://wm23.cn/lyf0756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3625711.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304826699
新浪主页:http://weibo.com/5304826699/profile?topnav=1&wvr=6
能力秀互粉学习交流Q群:38546973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4-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