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海塔尔寺的宗教,文化和教育影响
赵荽贞
内容提要: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自明朝开始兴起,由于明王朝对佛教的扶植使塔尔寺有了进一步发展,后经过清王朝的大力支持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塔尔寺自创建以来,其宗教、政治、文化影响对其所属的六族以及整个藏区乃至内蒙古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加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联系西藏与中央王朝的枢纽。总之,塔尔寺对促进地区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并且对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以及蒙藏地区的稳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塔尔寺也为明清中央王朝对西藏和蒙古的政治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辨证地分析塔尔寺的影响对于制定藏区民族政策、发展藏区社会经济及文化。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塔尔寺宗教供施关系影响
奠定塔尔寺地位和影响的首要因素是因为这里是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因此塔尔寺既受格鲁派自身的重视,又受僧俗教众的重视。同时又受中央王朝的重视,所以其影响逐步扩大,塔尔寺地位和影响的提升是格鲁派地位及其影响提升的一个缩影。以下我从宗教、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塔尔寺的影响作一分析。
一、塔尔寺的宗教影响
(一)塔尔寺是安多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安多地区,是藏族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佛教后弘期之策源地,尤其格鲁派跃居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后。安多地区便成了格鲁派的重要道场,寺院林立,形成了以青海的四大佛寺和以甘肃的拉卜楞寺为母寺的寺院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清代皇帝对格鲁派采取既尊祟和又利用的办法。在清代一些大活佛受到朝廷的册封。这些宗教上层不仅在青海而且在北京、五台山、甘肃、西藏都有较大的影响,中央王朝的重视无疑有利于塔尔寺的发展,并可以抬高塔尔寺在全国的地位:格鲁派自身也对塔尔寺非常重视,因为这是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由于甘青藏区宗教首领都以塔尔寺的法台为他们心目中的崇高职务。世俗首领和群众都以崇拜塔尔寺为无上荣幸,由于格鲁派自身对塔尔寺非常重视,这就大大提高了塔尔寺在所有藏区的宗教影响,有很多高僧大德来这里讲经说法。使塔尔寺的宗教影响逐渐扩大。
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创建显宗学院,首开法会起,于每年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次纪念释迦牟尼的全寺性盛大法会。法会期间,寺僧们除诵经辩经外还举行“晒大佛”的宗教仪式,规模宏大。僧俗都来参加。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建立塔尔寺的跳神院。翌年春节,七世达赖照例宴请塔尔寺法台、经师则敦夏茸、青海和硕特蒙古察汗丹津亲王、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蒙藏僧俗首领,在塔尔寺举行规模宏大的正月祈愿法会,会上首次在跳神院表演法舞,从此塔尔寺每年四大观经时都举行跳神法舞活动。届时,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等地的广大藏、蒙古、土、汉族男女信徒云集会场向法王和马首金刚顶礼膜拜。远近前来朝佛的群众难以计数。这说明塔尔寺在藏传佛教信教民众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5月15日,九世班禅大师赴塔尔寺,驻锡尺巴禅堂。20日登殿诵经,并亲赴对山参加晒佛大会,喇嘛约3560名,俗人男女不下二千。当年10月28日,塔尔寺全体呼图克图及僧众。要求在宗喀巴的降生胜地。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大师(九世班禅)即命高僧等分别筹备第八次时轮金刚法会,五色宝石绘画坛城,诵经灌顶如法施与。共计一月光景,蒙藏王公、千百户、僧俗民众远近参加者不下八万余人。
1937年十二月九世班禅大师在玉树圆寂。1949年8月10日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座床大典在塔尔寺普观文殊殿前大讲经院隆重举行,塔尔寺张灯结彩,法乐齐奏、鞭炮轰鸣。到有青省府官员及蒙藏大活佛暨青、康、甘千百户、头人等五千余人。
可见塔尔寺在整个安多地区乃至整个藏区都有巨大的宗教影响。到目前塔尔寺依然香火缭绕,僧俗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其宗教影响还在继续扩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