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顺的出名的火锅,非毛肚火锅不可。毛肚火锅主要起源地是在安顺西秀区幺铺,在安顺得到了大力支持,现在不管是在安顺还是在贵阳甚至是贵州省的一些城市,都可以吃得到,但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毛肚火锅,那就必须到幺铺去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安顺毛肚火锅。
首先介绍一下他的主料:
主料:毛肚、脊髓、黄喉、牛筋、牛脑、牛肉,放红汤锅底或清汤锅底涮食即可。
肚火锅用料可多可少,但要荤素齐备,调味可浓可淡,视食者口味而定,但不能丢失麻辣风格。
南方各地火锅名目繁多,诸如菊花火锅、什锦火锅、鱼生锅等等,皆堪 称冬令佳肴。唯幺铺的“毛肚火锅”与众不同,四季皆宜,冬夏不衰。毛肚火锅,据说早在清末民初就有。最初都在食摊上经营,摊主用大的铜锅放置于摊子上,里面煮满肠肚,边煮、边售、边吃,深受大众欢迎。因为它是以牛肚(俗称毛肚)为主料,所以调味考究,有麻辣鲜香的卤汁,食物多样而嫩脆,可煮可烫,冬天边煮边吃满头大汗,津津有味,三伏天汗流泱背也舒服,较之其他火锅,确实另有一番风味。所以“毛肚火锅”远近驰名,四方受用。
营养价值:
牛肚:牛肚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补虚益精、消渴、风眩之功效,适宜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薄弱之人。
毛肚火锅历史:
幺铺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四川作家李颉人在《风土什志》中写道:“吃水牛毛肚得火锅,则发源于幺铺对岸得江北。最初一般由挑担子零卖得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得卤汁。于是河边、桥头得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