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派镇—古老的人类遗址

家乡区县: 安徽省肥西县

     小伙伴们接下来我就为你们介绍我的家乡肥西县上派镇。

     肥西县城上派镇(上派河镇),因地处派河上游而得名,偏于县东部,东北距合肥市区17公里,西南距舒城县城37公里,西距六安市65公里(均直线距离,下同)。镇由肥光、馆驿、北张3乡环绕,地理座标:东经117°08′~117°11′,北纬31°42′~31°44′,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分属5个居民委员会;城郊有四十埠、胡湾、凉亭、南郢4个行政村,耕地3411亩。1985年全镇总人口343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54人。
  上派镇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镇南古埂岗有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明代,上派河见于文字记载。清初,在此设派河驿,又设派河铺。至清中叶,嘉庆《合肥县志》已正式记有“上派河镇”。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曾多次攻占上派河镇,把它作为攻、守庐州府城(合肥)的重要据点。清代,上派河镇属合肥县南乡青阳巡检司管辖。民国时设上派乡,属合肥县10区。1948年12月肥西建县后,上派乡属紫蓬区;1949年6月,肥西县民主政府自农兴乡迁来。1952年上派乡改上派镇,隶属上派区。1957年升为区级镇。1960年改为上派人民公社,1962年后复改为上派镇,直属县。
  上派镇古为合肥通舒城、安庆孔道,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很早就形成街镇。但直至1949年,它仅是个聚居数百人的小集镇,只有一条老街(中街)。1951年,派河上新建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合安公路由街北穿过,公路两侧逐渐建起商店、饭店、机关,形成街道。现在这条街道长达4公里,宽27米,成为县城主街道,名巢湖路。县人民政府即驻巢湖路中段。在中街和巢湖路之间,有新华路和青年路两条街道沟通。80年代以后,上(派)三(河)公路、上(派)小(庙)公路城关段也发展成街道,分别命名为三河路和紫蓬路;此外,派河北岸也形成街道,名派河路。

     如果想了解更多就来我的家乡吧

冰封记忆(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