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风俗——丧葬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丧 葬

按白云区地区的历史习惯,人死后都用棺木盛殓后土葬。

如死者是在夜间辞世的,家人在财力物力上均无问题,且不用等待外地亲人回来奔丧的,一般次日即行殓尸殡葬。若死者的直系亲属(子女、孙儿、孙女等)不在家时,则要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他们回来,便要停尸一两天才举办丧事。死者临去世前要移至厅堂或走廊下间,不能在卧房内去世。停尸时,由亲属日夜守尸。入殓时,嫡子孙要先到村外坑边用瓦罐“买水”回尸体旁边,给仵作工为死者“净身”,再更衣后便可入殓。入殓时,要用稻谷壳燃烧后所得的白色灰末,用草纸包成灰包,垫在尸体两旁,使尸体固定。嫡子孙要亲视入殓,其他亲属均绕尸一周向死者永别。棺柩抬送出屋时,忌碰撞墙壁、门框。出殡时,由巫师开路,长子扶柩,长子不在时由次子代之,无子嗣者,则由指定的亲房继嗣者替之。柩后是披麻戴孝的亲属和送殡的亲戚、邻人,哭哭啼啼地送葬,“喃呒佬”呼念咒语,乐队奏着哀乐,沿途烧放鞭炮、冥钱,将棺柩送至墓地附近路上停放,由亲属好友进行一次“路祭”,然后抬至墓穴埋葬。葬后还要为死者做“头七”、“二七”、“三七”,一个月后把死者的灵位安奉到厅堂神台之上。

安葬后的尸体,到了5至10年后,要进行“起山”。把骸骨挖出,(叫“执金”),将骸骨用烧酒精洗干净后,按由头到脚的顺序,砌入一种叫做“金塔”的特制陶罐内,再埋于地下,作永久性墓葬。“执金”多在清明、重阳或农历八月初一期间进行。

70年代后,人民政府推行火葬,并给予了一定补助。因火葬仪式简便,花费少,不少人响应政府号召,将死者进行火葬。

hzcin(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