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名人--郑板桥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郑板桥(1693—1765年),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称为“三绝”。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到他出世时家道已经衰落。他少年时虽家境贫困,但能刻苦攻读,学识渊博,应科举试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成年以后,曾在仪征教书、扬州卖画、镇江读书,并漫游过大江南北、燕、赵等地。出任过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历时十二年。他不仅为官清正,且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后因开仓救灾,触忤权贵,得罪了豪绅大吏,因病休乞而抛官封印。离任时两袖清风,囊空如洗,回归扬州、兴化,卖画到老。他善写兰、竹、菊、石,以草书中长撇运笔,浓淡疏密,风睛雨雪,情态逼真。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秀劲潇洒,自创一体,称“六分半书”,亦称“乱石铺地”。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板桥体。他还擅长篆刻,所制形式多样的印章,古朴不俗。他一生撰书过很多对联,与独特的书法、印章,形成三美结合的艺术珍品。他所著诗文甚多,汇编成《郑板桥集》问世,内容多描写入民生活的疾苦,颇为深切,所作《道情》自然真率,为后人传唱,历久不衰。其对联作品主要收集于《郑板桥集》。

郑板桥生长的清代康雍乾时期,正值我国楹联发展到鼎盛时期。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郑板桥,他不仅热爱诗书画、印章,而且积极参与当时的对联创作和书写活动。他所撰书的对联,和他传世的诗词文学作品一样,不落旧窠,别具一格。其对联作品,成为我国人民的一份精神宝贵遗产,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郑板桥一生喜爱对联。他从青少年读书起,到教书、卖画、漫游、做官、罢官、卖画终老,可以说在他一生中,撰书对联的活动一直没有间断。郑板桥的对联作品,无一不是崭新的内容,配上独创雅善“六分半书”的书法,加盖“古朴不俗”的印章,而凝成三美结合的艺术精品。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展示了我国对联艺术的新面貌。

谭玲(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